第856章相互試探(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華夏軍不同,他們下定了決心,既然來了,既然打下來了,就要守住。
所以他們也都運來了大量的水泥,來了大量的鋼筋,準備建立大規模的軍事陣地,這海州變成他們扼守的前線。
現在華夏軍方面,也收到了訊息,這訊息就是他們重金收買來的,這就是建奴成功的仿製了紅衣大炮,他們的紅衣大炮,雖然沒有華夏軍的射程大,也沒有華夏軍這麼快的生產能力,但是他們每個月也都可以生產二十門紅衣大炮,照這樣的速度,拖延下去,對方組建出足夠的炮營以後,他們就沒有單方面的火炮優勢了。
孫傳庭加入了華夏軍以後,見華夏軍中擁有大量的火器,就令戰爭變得簡單粗暴,他們只要結陣自保,對著敵人的騎兵狂轟猛打,就可以把敵人壓垮,也都令他愛上了這一種作戰方式。
以前中原的皇朝,對於這些草原上的民族打仗,總是束手束腳,不知道如何是好,現在終於找到了剋制他們的方法,如果能夠趁機把他們都給殲滅掉,便可立下萬世之功。
孫傳庭有野心,但是他並不是一個魯莽冒進之將,本來他是準備集結兵力,對遼陽方向發動一次襲擊。
在華夏軍高層表示,不可能在短期內派出援軍以後,這就令他收縮了兵力,沒有對遼陽方向發動猛攻,而是選擇想辦法在本地立足,訓練出更多的兵馬。
華夏軍現在也在全力擴軍中,他們在流民之中挑選了大量的好苗子,加入他們的部隊,他們都是火器部隊,只要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就可以訓練出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既然朝廷方面沒有辦法派出大軍來支援他們,他孫傳庭就練出一支大軍來自己打過去。
要知道在孫傳庭出任陝西巡撫的時候,他最為出名的還是練兵,他在朝廷和陝西布政司那麼艱苦的環境下,還能夠訓練出一支精兵,現在在華夏軍這裡,要人有人,要錢有錢,還練不出一支精兵?只要把兵練出來,就是他跟建奴和蒙古人交戰,收拾他們的時候。
孫傳庭也都知道,華夏軍把他擺在這一個位置,讓他統帥一方,這是極大的信任,這一種信任,也都必須以成績來回報,拿下了海州只是第一步,讓華夏軍在整個遼南立足,把遼南打造成反攻遼鎮的大本營,這才是他們的初衷。
華夏軍可是沒有大明這麼的軟弱,只要他們打贏了山東之戰,一統天下,就會馬上派兵攻打建奴,一統關外,在他們全力反攻遼鎮的時候,如果能在這裡,自己給自己提供足夠的糧食和軍事物資和兵力,將會大大加快收復這一塊土地的時間。
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說一千,道一萬,最終打鐵還得自身硬,如果單靠自己都能夠完成的事情,何必又要依靠朝廷大軍呢?
現在遼南雖然是千里荒野之地,但是他們每天都把外地的流民運過來,也都往山裡面和建奴控制的地方尋找遼民。
只要這些民眾能夠安全地抵達華夏軍控制的地方,他們就會被編入兵生產建設兵團,要麼是加入華夏軍的軍隊,要麼就是為他們耕田種地,壯大他們,他們就是用這種,一邊開荒,一邊種地,一邊準備打仗的方式來壯大自己,這幾乎也是當今世上最好的方式之一。
當然現在局勢多變,孫傳庭雖然偏居一隅,作為遼南總督,統制遼南,但是他也都心懷天下,作為華夏軍一員,他就不得不為華夏軍而著想了,他知道華夏軍跟朝廷在山東進行一次總決戰以後,他也都向國防部上書,表示可以抽調出一部分兵力南下登萊地區,加強這方面的防衛。
但是這被華夏國防部所拒絕了,劉布要求他以金州作為核心,利用他們海軍的機動性,把所有遠海的島嶼和城市都佔領和控制,然後沿鴨綠江北上,還得控制整個廣闊的混同江(黑龍江)流域。
國防部的命令下來,也都令孫傳庭聞絃歌而知雅,人家華夏軍下的棋更大,目標更加的遠大。
估計等他們打贏了山東之戰以後,就會對關外用兵,不單止要收拾的是建奴,可能連蒙古也要收拾,甚至就連遠在外東北的朝鮮,也得收拾,他們現在所做的,就是要做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先將佔領了外圍的陣地,然後再逐步的向裡面滲透。
既然明白了國防部的想法以後,孫傳庭就沒有往登州方向派兵,而是加快了招募流民,招募遼民的速度,希望能夠招到更多的兵,訓練出更多的軍隊。
雖然國防部現在是不要他的兵支援,如果一旦山東戰事不利,估計還是要他們出兵的,同時他也都加快了招降遼西將門的速度。
其實他們招降遼西將門,最大的一個難處,還是對方的兵權的問題,遼西將門這些兵油子,他們可是憑著他們的兵,才擁有他們眼前的權力和榮華富貴。
投靠了華夏軍就意味著放棄兵權,令他們損失非常的大,估計都不是錢糧和權力可以彌補的,所以他們也都非常猶豫,這一群老油條,正在左右打聽,待價而沽,準備找個更好的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