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處境艱難(第2/2頁)
章節報錯
自從天啟二年,奢崇明造反了以後,可是把半個四川都打成了白地,而整個貴州都變成了戰場,雙方反覆的爭奪,死傷十分的慘重。
在叛亂之前,大明在在貴州貴陽府城,可是有四十萬人口,但是幾年戰爭過去以後,現在只剩下幾萬人了。
在這一場戰爭之中,大明朝動員了西南五省的兵力,出動兵馬,三十萬以上,最少花了上千萬兩的銀子,光是巡撫一級戰死的,就有三個,其他的官員和將領,更是無數,所以說這一場算是延綿多地區的戰爭,為禍之烈,並沒有在關外的蒙古人和建奴之下。
只是大明和中原人,一直都看不起西南的土司蠻子,認為他們是土人,終是上不了檯面,才把他們看輕了,但是他們看不起的人,硬是擋住大明幾十萬大軍十七年之久。
而朱燮元則是把他們剷除和平定的能人,如果不是接到馳援湖廣的命令,朱燮元可能會繼續的率領大軍,犁庭掃穴,把他們趕盡殺絕,但是江南的淪陷,令他不得不提前把大軍抽調了回來,才沒有徹底的把這些土司勢力給剷除,讓他們有了喘息之機。
在西南地區,朱燮元的威望,那是如日中天,大明這麼多的官員和將領,沒有一個人可以跟他相比。
以前他在西南的時候,可是把方有鵬都壓得死死的,令他不敢鬧。
方有鵬鬧得這麼歡,也是因為朱燮元率軍出發前往湖廣,後則撤往了河南,估計再也回不了四川了,他才敢這麼鬧,否則有這一位強人在這裡坐鎮,給一個水缸他做膽。他也不敢如此的胡作非為。
朱燮元他把大軍迅速的往河南南陽方向撤退,儲存了他們的有生力量,令華夏軍在襄陽城下將他們包圍殲滅的戰略構想落空。
但是雖然他儲存了有生力量,很多人卻認為,他是逃跑將軍,令他的聲譽開始下跌,威望大跌,更加上他們稱得上是大敗,士兵計程車氣十分的低落。
他們到了南陽,處在一種沒有軍餉,沒有糧食的尷尬局面,當地的官府也都拒絕為他們撥發軍餉。
朱燮元十分的憤怒,他親自率他的親衛,直接的闖進了南陽知府的府庫之中,確實驚訝的發現,裡面根本就沒有什麼銀子,常平倉之中也都沒有糧食。
知府張文斌直接就說道:“自從去年春,河南大旱,百姓顆粒無收,下雪到現在,南陽府餓死的流民和百姓已經突破了上千人,人數還在進一步增加之中,下官維持本地尚且不足,大帥的十萬張嘴,這就是把下官剁了去賣,也籌不了這麼多的糧食。”
如果是別的人,朱燮元還得去查他一查,但是對方是張文斌,一個以清廉,愛民如子而聞名的人,他身上的官服倒是光鮮,他本人則又黑又瘦,滿臉的皺紋,滿臉的愁苦,如果不是穿的是這一身官服,只怕會讓人以為是一個鄉下的老農。
張文斌他的名聲,非常的好,能力也都強,但是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旱災,他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是因為有他這種能臣在這裡坐鎮,才勉強地維持了地方的不混亂,但是這也是勉強維持而已,張文斌悲嘆:“南陽府數十萬民眾無米下鍋,嗷嗷待哺,還有十萬大軍前來,這是要將南陽逼死呀。”
朱燮元哀嘆道:“天下大亂,本帥也無可奈何,如果不把這一隻大軍撤往南洋,只怕就會在襄陽城下,成為了華夏軍刀下之鬼。”
張文斌道:“這華夏賊,有這般的厲害嗎?就連朱公也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朱燮元道:“華夏軍太有錢了,他們的裝備實在是太好了,就是跟咱們打消耗戰,咱們都是吃虧。”
張文斌道:“現在大帥既來,下官等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就請大帥定下一個章程,下官也好馬首是瞻。”
朱燮元冷冷的說道:“本帥的兵,追隨本帥轉戰天下,他們都是不怕死的勇士,可以戰死,但是不可以餓死。”
張文斌他也知道其中的厲害,他感嘆的說道:“是啊!當兵的都是虎狼!餓了的虎狼,這就是最兇殘的,一旦失去了控制,只怕會令天下大亂。”
朱燮元道:“有勞張大人你出面,召集本地所有的鄉紳權貴,本帥請他們吃宴。”
張文斌一怔,他說道:“此時此刻,大帥還有心情吃宴,而且本地的鄉紳,大多都是有後臺,有靠山,都是油鹽不進,一毛不拔,下官就是說破了嘴皮子,也不能令他們開倉放糧,賑濟災民。”
章洙元沉聲的說道本帥自有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