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述仁一聽,還真的有點深以為憂,他說道:“當官的都不管錢梁,那如何令士兵們俯首聽令?”

戴千元道:“華夏軍計程車兵不聽話了嗎?他們比誰都聽話?只是聽軍令,不聽當官的話?不會成為軍官的家丁的而已?”

這樣的話又引起了他的擔憂,陳述仁說道:“如此一來,華夏軍如何保證我們石柱土司官員的利益。”

戴千元說道:“你不用擔心,華夏軍說的出,就做得到,只要你們不派出軍隊,支援朱明,與他們為難,他們是不會理你們石柱那窮山溝。”

陳述仁雖然有這方面的擔心,但是他也知道,眼前這次大事已定,他是無力迴天,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他們成功的挑起了士兵們的厭戰情緒,令士兵們都不想打仗,士兵們不想打仗,就連威望如日中天的秦良玉都沒有辦法,更不用說他們這些人了。

現在更坑的就是,華夏軍送來了這麼多的糧食,還平分給所有計程車兵,現在每個士兵都不管他們的武器,都不管他們的白杆槍了,直接就扔掉,排隊去拿糧食,準備搬回家去,讓爹孃吃。

秦良玉也發現了這一點,本來就軍心渙散,現在更加的軍心渙散,一盤散沙,無以為繼,但這一切就是大勢所趨,難道他還能夠阻止華夏軍把糧食發給士兵們嗎?如果這樣子,只怕會激怒了這些士兵們,令他們譁變。

秦良玉雖然是石柱的土司貴族,高高在上,但是她也是知道民間疾苦的那種人,她知道士兵們有多麼的窮困貧苦,也都知道一個人餓著的時候,能做出什麼瘋狂的事情來,現在華夏軍運來了這麼多的軍糧,天王老子也阻止不了他們去領糧食或把糧食運回家去。

大家都忙著運送糧食,去搬糧食回家了,哪裡還有人打仗?

大夥兒喜氣洋洋,投了華夏軍,好處是現成的,三石糧食立馬到手,這可是三石軍糧,三個壯漢才能挑完,配些野菜,夠一家子五口吃幾個月。

還有人犯愁,這麼多糧食,咋個運回去?不過這就不關戴千元的事了,這是這些丘八的事,嫌煩嫌累,可以不要嘛。

不過華夏軍這樣的手段,也都引起了秦良玉深刻的印象,那便是對方如此的有錢,如果大明的運來幾萬石的軍糧,肯定不會這麼輕易的就發放了下來,當官的肯定會左扣右扣,但是他們說送來了三萬石,就馬上運來,馬上就送來,現場發放,當場領取,臨清劉家,富甲天下,有的是錢,真的是名不虛傳,在收買人心,收買民心方面,朝廷拍馬難及。

朝廷是拼了命的壓榨百姓,橫徵暴斂,各種攤派,稱得上是敲骨吸髓,而華夏軍卻送來的糧食,秦良玉就在感嘆,這樣一來,百姓的民心就有了選擇,幾十年以後,還有誰記得大明?正是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這令秦良玉十分的絕望,可以這麼說,她的一生,他的整個軍旅生涯,都是為大明而戰,為扶保大明而轉戰天下,現在卻沒有人願意為大明而戰,她成為了孤家寡人,這令她十分的絕望,十分的惶恐,不知道如何是好。

作為一名統兵的大將,秦良玉十分的出色,也知道怎麼去帶兵打仗,怎麼管理軍隊,但是現在士兵都不願意打,都不願意上戰場了,這該如何是好?

而且她以前想法相對簡單,這就是聽從軍令,為大明而戰,現在大明都不復存在了,她又該如何是好,又該為誰而戰?

如果不是因為家族這一個原因,她只怕要拔劍自刎,但作為馬家的主母,她有責任把這一個官位和石柱交給她的兒子馬祥麟,再由她的兒子傳給她的孫子,這也是她的責任和義務,如果不是有這些,她怕是想不開了。

但是到了這一刻,那一支彪悍至極,南征北戰的白桿兵,算是初步的被瓦解了,再也不能夠為大明所用,對付華夏軍了。

估計誰也想不到,華夏軍對付白桿兵,用的就是這麼簡單的辦法,那就是讓土官原位不動,保持現狀,送了幾萬石糧食,就輕易的收買了。

在此之前,許多的人都認為,白桿兵就是華夏軍平定四川的最大障礙,對方一定會給華夏軍造成巨大的麻煩,拖延其平定四川的時間,說不定還會顛覆華夏軍在四川的統治。

但是這一支強悍的部隊,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被他們瓦解了。

這是許多人都料想不到,戴千元一戰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