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風日下至此,令人感嘆,人心不古。

這也與華夏軍的手伸過來有關,華夏軍的大軍還末殺到,但是他們的說客可已經搶先的來臨了。

他們的說客可是信誓旦旦的向這些鄉紳們保證,只要向華夏軍投降,就可以儲存性命和富貴,如果跟華夏軍對抗,就是死路一條。

如果這些說客,是以前的流寇或者是奢崇明等人派來,只怕就會被這些地方的鄉紳,直接的就綁了起來,扭送官府或者說當場殺掉。

但是對方可是來自華夏帝國,對方已經控制了整個江南,實力非常的強橫,這就令地方的人不敢亂來,反而對他禮遇有加,紛紛向這些說客和使者們表示願意與華夏軍合作。

既然與華夏軍合作,就不會與大明合作,就不會與秦良玉的部隊合作,他們想獲得地方的支援,這就難了。

深陷內憂外患之中,這令秦良玉感到深深的無力和挫敗,想不到做了這麼多的事情,為國奮戰,犧牲了這麼多的百姓和子弟,居然讓國家走到了如此之地步,本來秦良玉就為目前的困境而憂慮不已,誰知道她即將面臨更大的困難,這就是陳述仁、冉世傑(冉氏族長)等人紛紛找上門來。

與他們同來的,還有石柱軍中的大小將領上百人,幾乎就是白桿兵和石柱土司的主力,他們的骨幹和核心人員都在這裡了。

這麼多人不動聲色前來,可是令秦良玉打了一個突,她知道對方這些人這是善者不來,來者不善,結合到最近軍中的一些謠言,她就知道大事不好。

果不其然,她還沒有發問的時候,作為他們的代表陳述仁就馬上的進言,他拱手道:“我等前來,就是讓將軍馬上退兵,準備與華夏軍和談,化干戈為玉帛,和平共處。”

秦良玉鳳目生寒,冷冷的說道:“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你世受皇恩,居然說出這種話,這是大逆不道,其罪當誅。”

陳述仁說道:“世受皇恩,這也不假,但是將軍必須知道,咱們與朝廷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互惠互利的關係,朝廷給咱們權利,咱們為他守牧一方,拼命打仗,這幾十年來,白桿兵為大明朝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多少兄弟戰死異國他鄉,屍骨不得歸來,石柱那峒那寨,沒有壯丁犧牲?沒有寡婦孤兒?咱們欠朝廷的,也都還了,現在必須要考量咱們的未來。”

秦良玉冷冷的說道:“你們這就是在造反,是不是被華夏軍收買了。”

陳述仁說道:“什麼叫造反?下官就是為了石柱的千千萬萬的百姓,也是為了白桿兵的未來,小小一個石柱,居然養兵數萬,為大明南征北戰,自從天啟二年渾河之戰、奢崇明之亂起,至現在不足二十年間,白桿兵陣亡將士直接突破了上萬人、就連秦邦屏、秦民屏這樣的英雄好漢,都壯烈殉國,咱們已經死了太多的人,不能再死了,如果再死人,石柱就沒有未來了。”

秦良玉大怒,她說道:“你口口聲聲說為了百姓,實際為的是你自己吧?華夏軍給你許下了多少的好處?你當真以為本將的刀不敢殺人否?”

陳述仁說道:“下官不怕,因為死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這是全體百姓和將士的意願,大家苦戰久矣,不願再戰,只願卸甲歸田,放馬南山,與家人共敘天倫。”

石柱另外一位重要的頭領,冉世傑也在表態道:“對!士兵和百姓都不願意打了,咱們只願卸甲歸田,安安靜靜的生活,坐看天下風雲。”

秦良玉沉默不語,雖然她表面不動聲色,但是她的內心卻興起了滔天駭浪,石柱就是她的最大依仗,就是她的力量來源,只有石柱的百姓和軍民,全力以赴支援她,才能夠跟華夏軍周旋。

如果連石柱都不支援她了,她也都沒有了力量來源了,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當她看向她最為親信的馬家子弟兵和秦家子弟兵的時候,這些鐵桿的將領們,他們也都沒有回應她的目光,而是低下了頭。

作為馬家人和秦家人,就是她的鐵桿心腹,但是就連她的心都不願意打仗了,更不用說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