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有事相求(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承恩就是崇禎皇帝最為信任一個人,如果王承恩都不可信任了,他身邊也都沒有可用之人了。
說一句實在的話,他對王承恩的信任遠在許建強之上,這是幾十年的交情,不是別人輕易可以相比的。
許建強這邊把自己的辦法說了出來。
崇禎皇帝聽了以後,十分生氣,他道:“你這是要將朕置於不仁不義之地,以後有何面目,見各位皇室宗親。”
許建強道:“說到規程,臣也沒有辦法,就是臣能想到的唯一的辦法,如果不用這一招,就沒有辦法為朱公的大軍弄來足夠的糧響,他們距離崩潰也就是幾天的事情。”
崇禎皇帝臉色蒼白,說道:“如果真這樣做了,天下的宗親,會人人痛恨於朕,朕亦無顏去見神宗皇帝矣!”
許建強說道:“請皇上三思,但是微臣要說明白一點,那就是勝利者不受指責,失敗者不在乎指責。”
皇帝聽了這一句話,他沉默了一下,終究還是下定不了決心,他說道:“且容朕琢磨琢磨。”
許建強看見皇帝沒有什麼話說,他這便退下。
王承恩送許建強出來,他說道:“許兄你這般的幹,不怕成為千夫所指嗎?”
許建強說道:“某能有今天的風光,全靠皇恩,依大明而活,如果大明不在了,也就一無所有了,所以為了扶保大明,願意做出任何的事情。”
王承恩說道:“這道理每個人都明白,但是願意這麼做的,卻沒有幾個,滿朝文武諸公,哪個不是精明人,但是事到臨頭,又有幾個願意為皇帝效犬馬之勞。”
許建強也知道這一點,原本他對朝廷中的各位大臣,是充滿了敬意的,但是當他與這些人打上了交道以後,才知道這些人是表面上的聖人,實際上的小人,就連許建強都鄙視這種人,不想跟這些人為伍。
許建強剛剛才出了御書房,還沒有走出宮殿,就有小太監急急的過來,他說道:“許公公,皇后娘娘召見。”
許建強一聽說皇后娘娘召見,他不敢有絲毫的拖延,馬上就做了一個請帶路的手勢,向王承恩一揖,跟著小太監前往了坤寧宮。
許建強他算是朝廷權力極大的人物,也在太監之中算是僅次於王承恩的一位人物了,但是他這一位太監,就跟別的太監有所不同。
別的太監都是以侍伺皇帝拍皇帝和皇后的馬屁為主,所以他們大多住在宮中,也有很多的人脈,很多的徒子徒孫。
只有許建強,他的勢力一直就在宮外,一直就在皇宮之外發展,在宮中根本就沒有自己的徒子徒孫,連住處都沒有。
許建強除了他人是太監以外,其他的,就沒有一處地方像是太監。
許建強當上了宮內的二號人物,但是居然還沒有來過坤寧宮,還是在小太監的帶路之下,才來到了坤寧宮。
皇后就是大明皇朝僅次於皇帝的二號人物,雖然她不管朝政,但是其地位和身份卻是極高,文武百官看見了都必須跪拜行禮,許建強也不例外,跪了下來磕了三個響頭,然後說道:“不知後孃娘召見,所謂何事?”
周皇后她很少召見外臣,即使是太監,她都很少召見,除了坤寧宮裡面的人,基本上沒有叫過其他人來,此刻叫許建強來,也是因為有事,首先她對許建強誇獎了幾句,讚揚他為皇帝辦了不少的實事,算是為皇帝分憂。
她說道:“如果朝中諸公,都能像許提都這般,皇帝就不會如此的煩惱了?”
許建強不知道皇后給他戴這麼多的高帽子,所為何事,但是他還是謙虛的說道:“微臣深受皇恩,只是做分內之事,不敢居功。”
周皇后對於許建強的態度非常滿意,她點了點頭,說道:“深受皇恩的可不止許提督一人,朝中文武大官這麼多,哪個不是深受皇恩,但是在大明有難之時,又有幾人願意捨命相隨,全力以赴出力?”
皇后即使是住在深宮之中,但是也算是明白,其實有許多的大臣是首鼠兩端,是見風使舵之徒,這些人在關鍵時候,未必就可信,但是皇帝卻是極其的信任這些人。
許建強不敢居功,說道:“皇后娘娘多慮了,現在大朝廷雖有困難,只是暫時的,區區劉賊,疥癬之疾,終會削平,劉賊一去,天下太平矣!”
周皇后說道:“本宮也不是一個喜歡拐彎抹角的人,今天召集許提督來,實在是有一件事相求?”
許建強連忙說道:“皇后娘娘但有吩咐,微臣莫敢不從,萬萬不敢提一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