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到了這一件事,許建強臉上一紅,但是又有點得意。

許建強有理由得意,劉遠橋可是名聞天下的強人,牛逼之極,許建強可以l綠他,特別的那個牛叉。

可以這般講,劉遠橋名聲有多大,他讓劉遠橋丟的臉也有多大。

別人問起這一件事,許建強不會說實話,就連當初的劉澤清問,他都不實話實說,但是崇禎皇帝既然這麼問了,他想了想,最終還是全盤的托出。

許建強說道:“這是因為張氏以前也是殷實之家的千金小姐,因為跟劉家做生意,輸光了錢,才淪落了風塵,父母也都病死,以前她拿劉家沒啥辦法,但是進入了劉家以後,就想盡一切辦法傷害劉遠橋。”

崇禎皇帝一聽,原來如此,這便說得通了。

崇禎皇帝說道:“這件事你早有預謀吧?”

許建強說道:“微臣還沒有深謀遠慮到這一地步,只能說一切冥冥中早有註定。”

崇禎皇帝臉色突然間陰沉起來,他說道:“劉遠橋的崛起,朕丟失了半壁江山,這也失去了冥冥中早有註定吧?”

許建強看見皇帝不高興了,這便不敢說話了,這事情還真不好解釋。

難道說天命不在皇帝這裡嗎?

皇帝就是天子,受命於天,是在世間的神,無論是誰都不能質疑皇帝天子的身份,否則就是死路一條,即使許建強不太愛拍馬屁,他自我的定位,就是一個孤臣能臣,是幹實事的,但是他也都不敢這樣對著來幹。

劉家經過了幾代的積累,突然間就爆發,如果說他們沒有大運氣在,別人也都不會相信。

崇禎皇帝說道:“東廠不是很擅長暗殺嗎?你們有沒有本事,想辦法幹掉劉家父子。”

崇禎皇帝也是走投無路了,才會以皇帝之尊,說出這種話來,作為皇帝,他無論時候什麼時候都講究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像這樣子指使刺客去刺殺敵人,已經是非常卑劣的手段,連自己都看不起,但是如果能成,能保住大明江山,他不介意千夫所指。

許建強道:“這很難,劉遠橋本身他的武藝很高,等閒十來個人都近不了他的身邊,還有大批的護衛,高手如雲,想要行刺他,非常難,劉布則更難,這小子非常的怕死,經常都呆在軍營裡面,有千軍萬馬的保護,想拿下他,就並不容易。”

其實許建強想說一句話,這就是劉家父子的保衛之森嚴,遠在崇禎皇帝之上,要幹掉崇禎皇帝比干掉劉家父子容易多。

但是這種話,許建強不敢說,如果心裡面有這種想法和念頭,都是心懷不軌,這可是死罪,他可不敢這般的說。

崇禎皇帝還是有點不死心,他嘆道:“就沒有辦法,對付劉家父子這等逆賊了嗎?”

對於大明皇朝來說,劉家父子就是天大的逆賊,給大明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最好的就是天千所指,無疾而終,如果被一個旱天雷劈死,皇帝也會為此歡欣鼓舞的,但是他知道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必須做些什麼事情。

許建強說道:“微臣儘量想辦法吧?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草莽之間,心懷忠義的豪傑也有的是,也有人會捨生忘死,為大明效忠的。”

這些人就是崇禎皇帝期盼的,他說道:“你認識有這種人嗎?如果有,你可以把他帶到朕的面前,朕好好的獎勵這一種忠誠之士。”

許建強道:“微臣正在物色這方面的人選,願意幹的還是有人的。”

崇禎皇帝道:“如果每個人都像許愛卿你般,願意為朕分憂,朕何至於此。”

以前皇權強盛的時候,講究的是君憂臣辱,君辱臣死,現在倒好,大明朝廷的風氣扭曲的不成樣子了,大臣們喜歡追求一個虛名,這就是喜歡追求跟皇帝對著幹,好像跟皇帝對著幹,才是賢臣和諍臣,才是忠義之臣。

這就是在嘉靖朝的大禮議之中養成的風氣,在萬曆年間達到了鼎盛,也就是因為這種作風,令所有的文臣都團結起來,聯合的跟皇權作對,他們聯合的時候,就連皇帝都得退避三舍。

這些士大夫,個個都是憑著文章和道德來吃飯,把自己的名聲看得比天還大,命可丟,名聲不可丟,指望他們犧牲自己的名聲,去為皇帝做事,這是不可能的。

但是又有另外一個要命的地方,如果他們真的是這樣子的道德聖人,那也罷了,問題就是這些人非常的卑劣,對別人就是像聖人一般,對自己就沒有什麼要求,皇帝算是知道,他身邊盡是這種人,難怪會什麼事都做不成。

許建強看見皇帝不再提這方面的事情,他便彙報了一下關於劉家軍其他方面的事情,在總結了劉家軍的實力以後,許建強說道:“目前為止,華夏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大明,如果我們不能夠壓制住敵人的這種氣勢,整個南方丟失,大明就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