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幡然而悟(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皇帝本來是一個守舊的人,他相信只要聽從這些士大夫的話,尊聖禮法,順應天命,便可以風調雨順,萬事如意。
崇禎皇帝執政十多年以來,他一直也是這般乾的,用他的話來說,這就是兢兢業業,不敢須臾偷懶,親賢臣,遠小人,一直都是努力的做好皇帝的工作。
可以這般的說,大明朝這麼多皇帝之中,除了太祖皇帝,就沒有人比他更加勤奮的了,但是即使是如此,大明的江山,依舊是世風日下,一天不如一天。
崇禎皇帝一直也在苦苦的思量,發生了什麼事情,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他做錯了什麼,上天才會如此的報應於他。
他也嘗試著自救,他就像是一個沉溺在水中的人,隨時都要淹死了,就想找一根稻草來救他的命,只要能救他的命,他不管這根是稻草還是繩子,都得抓住,都得嘗試。
崇禎皇帝他發現一點,這便是不聽這幫文臣的,跟他們反著來幹,竟然出現了一些效果。
現在也都有人埋怨了,埋怨朝廷一日不如一日。
在大明主體的政治思想之中,有一個是政治正確,這便是天啟朝年間,魏忠賢亂政,禍亂朝綱,搞得大明,烏煙瘴氣,天下百姓,民不聊生,這是非常不好的事。
崇禎皇帝以賢明君主的身份出現,滅掉了魏忠賢,剷除了閹黨,順應民心,普天同慶,他初登基的時候,朝中可是眾正盈朝,好一片興旺的局面。
但是事實卻與人類的願望相反,大明這是一日不如一日,產生了這種局面,可是令他非常痛苦,民間的百姓也都民不聊生,許多人都在懷念前朝的時候了。
前朝就是閹黨當道,搞得朝政烏煙瘴氣,但是魏忠賢以閹黨之身,居然能夠擋住了建奴,讓他們進不了塞,同時國內也都沒有什麼大規模的動亂,他也都能收到賦稅,朝廷的支出是處於平衡狀態。
崇禎皇帝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讓一個奸臣閹黨當道,搞得朝政烏煙瘴氣,但是天下還能夠太平,自己如此勤奮,如此的賢明,反而令朝政一天不如一天,世風日下,他相當的痛苦。
它就相當於一個懷了絕症的病人,正在奮力自救,但是卻苦無良方,苦無良藥,不知道如何是好?
許建強的出現和朱燮元的出現,令他看到了一絲的希望,至少沒有以前那般的絕望。
許建強出現,讓他籌到了一些銀兩,讓軍隊有有糧響可發。
而朱燮元的出現,則是扭轉了明軍一直被動挨打的局面,他們出現了一個大好的形勢,如果處理得好,隨時可以反攻南京,平定南方的局勢。
想到了此處,皇帝不再猶豫,他決定給予朱燮元以更大的權力。
朱燮元就是天生的能人,他忠於朝廷,忠於大明,只要給他權力,他就會做出力挽狂瀾之舉。
同時許建強能力也十分之強,跟魏忠賢都有一拼,算是不學有術那一種人,用這種人,只怕會成為另外一個魏忠賢或者是劉瑾,但這能有什麼問題?朝廷出現了劉瑾和魏忠賢這樣的人,雖然令朝政一片混亂,官員們鬥個你死我活,但是大明沒有出現亡國,他用了這麼多正人君子,反而讓他的國家走向了滅亡的地步。
這是崇禎皇帝奮力自救的一種方法,而且他也算是那一個絕症病人,好像找到了良方。
在與大臣們商量國政以後,馬上召見許建強。
許建強作為東廠提督,太監一個,卻相當另類,如果是別的太監,不管有事沒事,都會呆在皇帝的身邊,隨時聽候皇帝的召喚。
許建強不同,皇帝如果不召喚他,他絕對不會出現,絕對不會進宮,與皇帝的關係並不密切,仿如其它臣子一般,但是他卻是大明朝這麼多太監之中,唯一一個會給皇帝送來銀子的人。
許建強抄了許多貪官,殺了許多富商,弄到了許多銀子,許多人都認為,東廠現在是富的流油,就像是坐在金山一樣。
但是崇禎皇帝知道一點,這便是許建強與別的人不同,別的人貪了錢,都往自己口袋裡面裝,根本就沒有想過皇帝也會缺錢。
但是許建強抄了這麼多人的家,弄了這麼多銀兩來,基本上都是往國庫和內帑裡面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