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對城市的包圍和進攻,首先就是要製造恐慌,無法圍城,自然就無法進行恐慌,他們還有漢水這一條退路,根本就不怕。

本來李定國還想對附近進行堅壁清野的,如果時間足夠,他會把所有的百姓都遷移往城中,他們的糧食和房子都燒掉了,不給任何東西朱燮元大軍,這叫堅壁清野,焦土戰術,只是時間來不及了。

李定國全力以赴爭取三天時間,主要是為了對城市防務的完善和把大炮弄上城牆去。

但是朱燮元相當的精明,他想爭取三天,也都不容易,他派出了這麼多的使者前去遊說對方,對方連談都不談,直接的就砍了腦袋。

這一點李定國十分佩服,如果對方手上後有劉氏皇族中人,李定國肯定會畏首畏尾,不敢放手而為,而朱燮元卻是這麼的狠,有一個殺一個,一點時間都沒有浪費。

幾路大軍迅速的抵達襄陽城,把襄陽城三面圍了起來。

襄陽城是由襄城和樊城組成,雙方隔漢水而望,李定國因為兵力不足,所以就把主力放在了兩座城市上面去,他是想放棄樊城的,但是他也明白,兩座城市,唇寒齒亡,相互依靠,他防守的面積大,是給敵人更多的攻擊目標,但同時也有一點,就是敵人要包圍他們的難度也大大的增強。

明軍也就十萬大軍而已,想對他們密不透風,團團圍困,根本就做不到,特別是他們的水師不給力,根本就沒有全面圍城。

朱燮元的大軍抵達了以後,沒有任何的休息,馬上就進行了試探式的攻擊,朱燮元派出了他的弓箭手,進入了百步內,用弓箭對城上進行了覆蓋式的射擊。

明軍共出動了將近一萬名弓箭手,對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的拋射,只見無數的箭支,有如雨點一般的傾瀉在的城牆之上。

對於這一點,李定國也都早有預料。

他的探子已經得到了足夠的訊息,這就是知道明軍沒有攜帶重型的攻城器械,他們只有一些輕型的武器,這就意味著他們的攻城方式會非常的單一。

李定國命令人,把大量的門板都拆了,搬到城牆上去,當敵人使用弓箭對上面進行拋射的時候,他們就使用這些門板擋住,這些弓箭沒有射中他們,看似是聲勢浩大的箭雨戰術,對華夏軍傷害性不大。

李定國就知道,朱燮元為攻城老手,他的招數不可能這一點,其實現在的朱燮元也都非常的畏首畏尾。

最大的問題來自於他們的水師不給力,水師不給力,就不能全面包圍襄陽城,無法給對方施加壓力,敵人進可攻,退可守,根本就不怕他們。

其次就是襄陽城真正的城池,有非常寬廣的護城河,這些護城河引入漢水,其河段甚至可以行船,這就讓他們無法迅速的派出大軍,架起雲梯攻城。

現在雙方的攻防戰還沒有展開,華夏軍也都沒有把城門之外的吊門給斬斷,如果他們把吊門都斬斷的話,敵人想攻城都沒有辦法。

這樣的城市,唯一的辦法首先就是要發掘河流,把它護城河的河水引走,然後用土把護城河填平,再架起雲梯,進行攻城。

這需要很多的時間。

隨著炸藥的使用,攻城也多了新的方式,這就是挖下了地道,在城牆之下埋下大量的炸藥,炸塌了城牆,攻進去,但是因為這裡是河道縱橫,到處都是地下河,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挖地道,朱燮元十萬大軍滾滾而來,看起來聲勢浩大,事實上他對小小的襄陽城,是有一種老虎咬刺蝟無從下口的感覺。

朱燮元對著地圖禪思竭慮,他也看出敵人的水師成為了關鍵,如果沒有辦法解決對方的水師,就無法全面對襄陽進行圍困,也就沒有辦法攻下此城。

朱燮元說道:“敵人的水師就是關鍵。”

但是看到對方的水師都是一些龐然的朦朣鉅艦,並且速度極快,來去如風,船上面堆滿了大炮,就像移動的炮臺,華夏軍的戰術非常的先進,已經不使用傳統的接弦戰和火攻,雙方交手就是使用大炮對你進行轟炸,這對明軍的水師來說是碾壓式的,打得他們哭爹喊娘,根本就不是對手。

朱燮元對水師的副總兵郭春說道:“敵人的水師就是關鍵,如果解決不了水師,我軍根本沒有辦法拿下襄陽,你有沒有辦法?”

郭春就是水師的老手,一直負責四川的水師的訓練,他也是一個傳統水戰的執行者,對於傳統的火戰水攻都非常清楚,但是與敵軍交手以後,他就吃盡了苦頭,他知道對方的大炮非常的厲害,他的水師根本都不是對手。

這種的話他又不敢跟朱燮元說,他只好說道:“卑職想想辦法。”

朱燮元可是不吃這一套,他說道:“三天之內滅掉華夏軍水師,你就是總兵,否則你就回家耕種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