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燮元用兵算是又快又狠,如果是其他的將領或者勢力對上了他,只怕要吃大虧,但是他這位沙場老將,居然就在李定國這一個新冒起來的人面前,吃盡了苦頭,至少說是佔不到什麼便宜。

到了這一步,朱燮元計劃快速的拿下襄陽,救援南京或者是武昌的計劃正式的破產。

在沒有拿下襄陽之前,他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不妥的。

襄陽城他有把握攻下來但是這需要時間只是他現在最缺的也是時間

華夏軍和明軍都是與時間在賽跑,都是希望能夠搶先一步,控制更多的地方。

朱燮元明白,他必須在敵軍來得及反應之前,光復湖廣,這才可以讓他們佔盡戰略優勢,否則讓華夏軍從容的部署,他很快就會在敵人的鐵蹄之下,土崩瓦解。

剿滅了華夏軍六大主力之一的青州師,朱燮元並沒有為此而歡欣鼓舞或者是高興而,是深以為慮,他為什麼陷入深深的憂慮之中?就是因為他看見華夏軍的裝備極其的精良,軍隊的素質非常的高,這樣的軍隊,在大明這裡算是家丁級別,但是在華夏軍只是六大主力。

劉家居然這麼的有錢,裝備軍隊這麼的精良,大明如何能敵?

所以朱燮元才會這般的不近人情,想盡一切辦法,希望能夠搶先拿下襄陽。

朱燮元身邊也有一群幕僚和謀士,他們紛紛的出謀劃策,建議朱燮元向對方招降,但是朱燮元斷然拒絕了。

他知道向對方招降,就是浪費時間,因為因為大明在南方根本就不佔優勢,對方未必就肯投降,對方肯投降又能給什麼位置,這只是浪費時間。

所以朱燮元儘管知道這是不妥的辦法,但是在抵達了襄陽城以後,他馬上就開始了試探性的攻擊,希望能夠發現對方防守的薄弱環節。

但是這一輪交手下來,他也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襄陽城並非銅壁鐵壁,也不是堅不可摧,只是拿下需要時間。

朱燮元就在感嘆:“本帥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所以朱燮元才會向水師統帥郭春下達了死命令,命令他迅速的擊退敵人的艦隊,否則就滾蛋,他知道這樣其實很冷酷無情,非常不盡人情,但是他也都別無選擇。

今天真的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大帥親自下令,郭春沒有辦法,只得硬著頭皮接了命令,但是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自己的水師去對付敵人的艦隊,就是送死。

郭春在沒有看見過對方的艦隊之前,他是信心十足的,他認為他的船隊也是一等一的,可以跟天下水師一較高低,但是看見了對方的軍艦以後,他才明白跟對方相比,它就是一個叫花子,甚至就是連叫花子都不如。

郭春的四川水師,還是停留接舷戰和火攻等層面,對方已經使用了大炮作為交戰的主要方式,每一艘軍艦就像是移動的炮臺,幾門紅衣大炮裝在上面,火力強大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

在這一刻,郭春他才想知道什麼叫做艦隊,什麼叫做水師,郭春以前就老是奇怪,對方的水師為何老是叫做海軍,據說對方的海軍地位是極高的,甚至在陸軍之上。

郭春的四川水師,是掛靠在四川都司之下,得聽四川都司的調令,加上經費嚴重的不足,經常性的拖欠軍響,像是後孃養的,他們就連補充普通船隻的經費都不夠,更不用說購買大炮,製造新式的軍艦了。

平時全部的人都把他們當成後孃養的,現在打仗就想讓他們去拼命,讓他們去拼命也就罷了,居然是讓他們跟天下最強的華夏軍海軍去拼,這就是送死。

郭春憤憤不平,他甚至在氣憤:“大帥讓我等去拼命,好歹也給點安家費和燒埋銀,以鼓勵士氣吧?毛都沒一根,拼個錘子。”

現在打仗,發動大軍去衝鋒的時候,誰不是許下了厚賞,組織敢死隊衝鋒,大帥現在要他們當敢死隊,卻是不肯給他們哪怕一點的軍銀子。

郭春離開了大帥的營帳,眼看天色已晚,已經到了飯點,這便趕去食堂吃一頓飯,結果去到的時候,他就有點後悔,就想調頭走。

因為他最不想看見的魯拔群,也跟他的一群爪牙,在飯堂裡面狼吞虎嚥。

雙方官銜差不多,但是對方是陸師總兵,地位遠遠高於他這一位水師副總兵,而且對方有後臺,有靠山,處處都壓著他,且還處處的諷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