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不為所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祥鱗和魯拔群部相互扯皮撕逼,差點就打起來,肯定是沒有辦法完成先鋒的任務了。
當朱燮元聽到他寄予厚望的兩支先鋒部隊,居然在襄陽城都沒摸著的情況下,便在敵人的打擊之下崩潰了,而且還相互的扯皮,相互的指責,他震驚不已,馬上帶著他的親衛隊趕到了這裡,準備調查清楚這件事情。
朱燮元為人十分老辣和精明,他就知道,出了這種事,雙方肯定是相互推諉,拼死抵賴,拼死的指責對方的,所以他們的話都不可信。
朱燮元這便命人把他們都分開,分別的進行了審問。
同時朱燮元也都親自去問這些抓獲的華夏軍的俘虜,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無論是馬祥麟還是魯拔群,都跟了他好幾年,能在朱燮元手下混起來的,肯定是有過人之處,不可能像別的部隊,光靠運氣,拍馬屁或者是祖蔭,就可以爬到這位置。
朱燮元為人耿直,賞罰分明,非常受士兵的信服和愛戴,他條理也都十分的清楚,明白馬祥麟和魯班群,他們的個人能力和操守都是上上之選,可用之人,至於說中間哪裡出了問題,這就不好說了。
結果一調查之下,朱燮元也都不好妄下斷言,一時半會之間,他也都無法確定,誰對誰錯,誰是誰非,但是華夏軍的作戰能力,給朱燮元以警醒,對方居然就是出動了千把來騎兵,就對他們壓著來打,這一個叫李定國的敵將,不容小覷。
但是這一個叫做李定國的,肯定是新冒出來的,他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此人的名聲。
朱燮元為人,跟其他的人都不同,他行軍打仗,十分注重情報的收集,比如說別人打仗,甚至不瞭解在跟誰在交手,他不同,他會安排大量的夜不收和密探去打聽清楚對方的事情。
手下的人想糊弄朱燮元也都不容易,因為因為他可是說的很明白,必須打聽到對方營正以上官員的職位,儘管很難,但是他的密探們都在為此而努力。
所以華夏軍許多高階軍官,他們都清楚和知道,就是不知道這一個叫做李定國的,是哪裡冒出來的,以前華夏軍的高階軍官之中,肯定沒有此人。
朱燮元不免感嘆,華夏軍果然是臥虎藏龍,高手如雲。
這一番審問下來,朱燮元不敢做定奪,只好各打五十大板。
不論是馬祥麟還是魯拔群,他們都打敗仗了,打敗仗就得挨罰,就是朱燮元他定下的規矩,即使馬祥麟他受了傷,而且還是石柱土司的少主,一樣得挨軍棍。
兩人同時被重打五十軍棍,就地免職,罰金千兩,但是考慮到現在正值用人之際,就命令其二人繼續代理其職,繼續帶領的這一群手下。
無論是馬祥麟,還是魯拔群,都是朱燮元手下,能征善戰的可用之人,同時他現在又值用人之際,只能夠對他們進行安撫,各打五十大板,把這件事壓下來再說。
朱燮元本來他是支援大幹快上,迅速的攻佔襄陽的,但是自從他兩支先鋒部隊都出事,他就知道,襄陽城已經有了防備,並且對手也有很強的防守和攻擊能力,如果即使再輕敵冒進的話,很容易就會被對方所趁。
所以朱燮元放棄了一切的幻想,他大聲的說道:“就讓我們在襄陽決一死戰吧。”
既然是準備在此決戰,他就不敢分兵了,而是率領他手下的軍團,齊頭並進,準備大舉的推進。
襄陽城是一個巨大的城市,他跑不了,而他十萬大軍卻是會動,當他十萬大軍抵達襄陽之時,就是拿下此地的時候。
對方雖然有一支精銳的騎兵,但是區區千百來人,能奈他十萬大軍何,想到了此處,他只要全力以赴的碾壓過去就可以了,這叫一力降十會。
不過當朱燮元大軍剛準備出發的時候,他們又看著一隊人,身穿白色的衣服,舉著白旗,前來求見。
朱燮元知道對方在打什麼主意,都這兵兇戰危的時候了,居然還派使者出來和談?朱燮元說道:“官賊勢不兩立,沒有什麼好談,把這些人全部都砍了,把腦袋送回去。”
有將領勸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朱燮元冷冷地說道:“什麼叫兩國,大明才是國,劉賊只是逆賊,只是叛軍,遲早會被本帥犁庭掃穴,誅滅九族,殺個乾淨。”
朱燮元為人的強硬,可見一斑,正當他派想去殺對方的使者時,這時候他的手下又急急來報說:“殺不得!殺不得,這使者大有來頭。”
朱燮元一邊在讀軍報,頭也不抬起來,繼續的說:“無論是誰,都砍了。”
朱燮元知道對方的用意,對方是不會跟他們談判,只是志在拖延時間而且,對方的使者除了擾亂他的軍心,就沒有別的好處,還不如直接的殺了,以顯示官賊不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