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華夏軍的襲擾戰術,明軍沒有辦法,只能夠抱成團,讓外面的人持著盾牌進行消極的防禦,然後一路滾滾的向前,準備直接攻擊襄陽城。

但是華夏軍騎兵就像是甩不開的牛皮癬一樣,死死地黏在了這一股明軍騎兵的周邊,只要對方稍微露出一點破綻,他們就會使用弓箭,從刁鑽的角度射進去,射殺他們的人和馬,明軍雖然是進行了全力的防禦,但是每時每刻都有人墜馬或受傷。

在這兩軍交戰的危急關頭,墜馬受傷意味著戰死。

當馬祥麟化被動為主動,準備進攻襄陽城,他們也都沒有畏懼和被動,依舊是使用這一般的戰術。

馬祥麟以為會化被動為主動的,誰知道抵達了襄陽城以後,才發現襄陽城已經大門緊閉,城牆之上佈滿了弓箭手,士兵們嚴陣以待。

看著城高池深的襄陽城,手中沒有任何攻城裝置的馬祥麟,他的頭都大了,他知道這樣是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攻下襄陽城的。

他們快速的進攻,就是想打敵軍一個觸手不及,對方有所防備,嚴陣以待了,區區兩千騎兵,就想拿下對方嚴陣以待的襄陽城,這是不可能的。

馬祥麟等人脫口大罵,他們不是罵華夏軍狡詐,兩軍交戰,本來就是無所不用其極,對方用盡一切手段來幹掉他們,這也是戰場上的慣例。

他們罵的是襄陽城知府費陽光等人,罵的是城中的總兵和將軍,這些人居然讓對方以十八個人,就拿下了數十萬人的城市,堂堂軍事重地,居然讓對方十八個人就拿了下來。

等到他們現在大舉反攻的時候,他們可是在襄陽城下頭破血流,死傷極其的慘重,他們在襄陽城下死傷了這麼多人以後,連襄陽城的邊都沒有摸到。

馬祥麟部的騎兵,就是明軍之中的精銳,也算是主力,但是他們算起來還算是輕騎兵,輕騎兵的作用,就是襲擊對方的薄弱環節,並不是戰場之上衝鋒陷陣。

不要覺得輕騎兵就低擋次,當年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就是以輕騎兵為主,他們所有的戰術,都是輕騎兵的戰術的巔峰,輕騎兵的靈魂就在於速度。

馬祥麟也都明白這一點,他見機不妙,馬上命令部隊後撤。

但是當他撤退之時才知道,蒙古騎兵這種戰術的厲害。

他們就像牛皮癬一樣,死死地盯著他們這些人,只要他們露出任何一點,哪怕是小小的破綻,他們的弓箭就會像毒蛇一樣覷準機會,射了進來,射中目標。

在這雙方交戰的時候,一旦被射中,基本上就是墜馬,然後就是戰死。

馬祥麟來的時候,可是浩浩蕩蕩,五千多人,但是激戰了半天,人數越來越少,他算是見識到了對方這種戰術的厲害。

馬祥麟十分的憤怒,但是卻無可奈何,對方就是在你的射程之外欺負你。

當馬祥麟指揮著他的騎兵,準備撤退的時候,對方可是不想輕易的放過他們,他們馬上就組成佇列,對他們發起了追擊,猶如狼群追獵羚羊。

這就叫做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打,讓明軍不勝其煩,不過當蒙古軍追擊的時候,馬祥麟認為機會來了,馬上命令他的騎兵開始備戰,準備迎接對方的衝擊。

馬祥麟他們被對方打了半天,一直被對方壓著了打,十分的憋屈,他們就在想,如果是正面交戰,他們肯定不會敗得這麼慘,肯定可以給對方好看。

對方像老鼠一樣躲著,他們沒有辦法,但是他們敢跳出來打,就讓他們知道厲害。

所以馬祥麟馬上命令他的馬佇列陣,以衝對沖,準備跟華夏軍來一場交戰。

這一次華夏軍騎兵沒有閃躲,而是直接的就衝了過來,但是他們依舊還是那老招數,在衝進百步以後,他們的弓箭就有如雨點一般,向敵人射去,又狠又準。

但是明軍跟他們交戰半天,也算是瞭解他們的作戰方式,他們用盾牌護著身邊要害的地方,奮勇向前衝。

明軍兵相信一點,只要讓他們衝近了,雙方廝殺在一起,他們就可以取得勝利。

雙方相距極近,即使以蒙古騎兵的厲害,他們也都只能夠射一箭,就要交戰了。

雙方迅速地逼近了五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