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謙益和司徒唯一看見這些部隊逐一的撤返,也都沒有趁機最後的時候,大撈特撈一把的打算,他們這才鬆了一口氣,然後馬上就去跑去面見城中的各位大佬,跟他們商量,讓他們勸說這些士兵,不要再做對了,不要再跟劉軍作對,迅速的投降。

城中的明軍,基本上是由徐國公組織起來,在徐國公戰死了以後,這些士兵就在四名將領的帶領下,繼續地進行抵抗。

也不是說他們非得死忠於大明朝廷,非得跟劉家軍死磕,而是劉家軍根本就不向他們招降,而是對他們進行狂追猛打,這種情況下,他們也都擔心,即使是投降了,也是死路一條,既然橫豎都是死,何不拼一把,也落著一個好名聲。

現在劉軍撤退了,轉由司徒唯一和錢謙益等老熟人進行勸說,他們這些人便放下心來。

城中的戰事開始告一段落,自從城破以後,城中的百姓就惶恐不安,就怕這些士兵趁亂的燒殺掠奪,只要有經驗和閱歷的人都知道一點,在戰亂之中,受傷受累的,最終還是這些老百姓,士兵瘋起來之時,沒有什麼是不敢幹的。

所幸劉軍軍紀嚴明,只是追殺明軍的殘餘,如果不是主動攻擊或者是傷害他們,他們也都不會茲民擾民。

但是這裡畢竟是戰場,雙方在廝殺、搏命,也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許多難以預控的事件,無數的百姓死於誤傷,死於縱火之中,城中數百處地方,引起了熊熊大火,這大火沖天,濃煙都冒出了數里之外,令整個富裕的南京城變成了宛如地獄一般。

而劉軍持續的追殺明軍殘餘,也都更加重了這種惶恐,許多人就擔心,劉軍在追殺這些官兵的過程中,順手也都把百姓給幹掉了,也要擔心他們會遷怒於百姓,擴大打擊範圍,令更多無辜的百姓受害。

正當所有人都害怕不己,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劉軍終於撤退了,他們進攻的時候,有如狂浪一般湧了過來,但是撤退的時候,也都如流水一般,非常的迅速,絕不拖泥帶水。

當然劉軍他的撤退,並不是指他們撤出了城外,只是撤出了戰場,暫時不再交戰,駐紮在指定的地點。

但招降不成,他們依舊還是會發動進攻的,這種進可攻,退守守的做法,才是他們的做派,劉軍的撤退,讓城中的廝殺停了下來,也都令剩餘的明軍和城中的百姓鬆了一口氣,只要不再打仗,萬事就好商量。

如果是繼續廝殺的話,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許多人都擔心,這樣打下去,大火蔓延全城,大家都活不成。

戰事一停,許多老百姓就開始走出家門,紛紛提著桶和水龍去救火,因為不救火的話,大火蔓延,就會把他們整個街區和坊區都給燒了,最終也是落得個一無所有。

錢謙益等人不敢絲毫的浪費時間,他們馬上就去城中勸說,勸說這些官兵士兵放下武器,放下武器,就可以保住性命。

他們也都擔心,如果官軍堅持不降的話,他們麻煩就大了。

不過這擔心是多餘的,當他們有了保證以後,這些官兵也都沒有什麼好猶豫的,相繼的放下了自己的武器,他們這些人,現在還在繼續抵抗,絕對不是因為對朝廷的效忠,而是因為劉家軍根本就不給機會,而是要對他們趕盡殺絕,把他們都幹掉的做派,就才令他們堅持的抵抗。

既然現在如今已經招降,也許下了諾言,明軍就選擇投降。

明軍走出他們的陣地和要塞,把武器交給了劉軍,正式結束了這一場戰鬥。

錢謙益等人看見他們輕易的就說服了這些士兵們歸降,他們還是相當高興的,這就意味著雙方還是可以和平共處,沒有趕盡殺絕,非得打個你死我活。

這一場仗打到了現在,官兵們也算是知道,他們根本就不是對方的對手,如果對方如果堅持的打下去的話,最終也就是死路一條,到了這一刻,許多人都也都開始擔心他們自己的身後事情了,他們這些人都明白和知道一點,一旦繼續打的話,劉軍會不會選擇屠城,會不會選擇報復他們身邊的人?

要知道打仗之中,最難最受苦的還是這些百姓和他們的家人,還有普通士兵,一旦雙方打起來的時候,就很難以區分兵民,往往不分兵民敵我,一舉的幹掉。

劉家軍他們只是停止了對城中官兵的追殺,但是並不是意味著什麼都不用做了,也是奉命的鎮守城中的各處地方,佔據津要,南京城是一個巨大的城市,周圍就達到了六十多公里之巨,幾萬精兵入城,分駐各處,完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