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新官上任(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崇禎皇帝他可是忘了一點,那就是大明朝的體制,對於首輔的限制也是頗多,這一位的首府跟歷朝歷代的相比,又是遠遠的不如,而他這一個皇帝,又是喜歡啥事都管的人。
雖然周延儒他上位了以後,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這些政策也都頗得人心,讓許多人都看來大明朝廷的春天彷彿就要來了。
但是最嚴峻的問題卻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大明現在最嚴峻的問題,還是缺糧缺錢。
他本來就已經十分的缺錢缺糧了,在劉家切斷了運河以後,就更缺,現在好了,他的江南和湖廣都面臨劉家軍的進攻,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他們的糧食產地都會丟失,一旦丟失了這些地方,他就徹底的沒落了。
所以在周延儒他提出的一系列新政之中,其他都可以商量,唯獨這減稅的,卻是萬萬不行,這一旦減了稅收,這朝廷這麼多官員,人吃馬嚼的,他們該是從哪裡獲得,朝廷這麼官員,他們吃什麼,用什麼?
大明長期的依賴大運河的運輸,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了,這也讓戶部習慣性的從這裡接收物資和稅收,自從這裡不送來物資以後,他們改成陸路,從山西、河南、河北等地調集物資進京。
雖然他們是改變了策略,奈何現在北方正是冬天,正是天大冷的時候,更加不是收稅的時間,他這些措施也都沒有得力,大明的關鍵,現在就是缺糧,有足夠的糧食才能夠撐過眼前的難關。
而且現在在軍事上,也處於一種極其危險的境地,這種危險的境地,主要的就表現在劉軍正在圍攻大明的要害之地江南,而他們只能夠坐看,做不出任何的支援。
大明的現在的重兵集團,主要是集中在洪城疇的保定大營和楊嗣昌的天津大營兩處,主要只是為了遏制山東的劉家,另外就是在部署在九邊重鎮,這裡還是有大量的邊軍,只要皇帝召喚,還是能夠集結來大軍。
另外一處地方就是在西南,他們在西南也集結了十幾萬大軍,圍剿奢安之亂,現在奢安之亂基本上已經平定了,已經成為了秋後的螞蚱,只是對他們犁庭掃穴,趕盡殺絕而已,現在他們已經沒有辦法對這些小嘍羅趕盡殺絕了,所以他們命令負責剿匪的將領朱燮元迅速的調兵北返,返回江南。
但是這些所有的措施和策略之中,都需要一個東西來支援,這就是糧響,朝廷現在是既缺糧又缺響,十分的短缺,沒有了這些東西,想要士兵們賣命,也都是不容易。
在朝廷如此缺糧缺餉的情況下,周延儒他作為內閣的首輔,新官上任,這可是馬上提出了減稅的政策,這是獲得了民心,獲得了朝廷的好感,但是卻是解決不了大明朝的問題。
在現在,如果你沒有糧,沒有響,如何讓別人上戰場為你賣命?
這些事情本來是首輔溫體仁頭痛的事情,但是現在溫體仁已經去職,他就沒有必要為這些事情煩惱,而是讓新任的周延儒煩惱了。
本來溫體仁他就擔心一樣事情,周延儒一旦上位以後,首先就會對他進行清算,首先就會報復於他,他估計是難以生離京城了,但是有一樣事情,他是料不到的,周延儒也是料不到的。
周延像他再次入閣,肯定要報當年被踢出內閣黯然離職的之仇,所以他也都想好了,只等上位以後,他就有冤報冤,有仇報仇,首先要收拾的,就是溫體仁這一個奸臣,這一個大爛人,殺奸臣的好處就可是槓槓的,那就是可以馬上在朝廷中立威,也可以趁機的打擊政敵,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但是溫體仁他接任了以後,才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接管內閣以後,這裡的問題是千頭萬緒,事情那是多的不得了,他根本就沒有時間,根本就沒有空去做那些復仇的事情。
因為當他剛坐上首輔之位以後,就有無數的人向他伸手要錢、要糧,不管是保定大營也好,還是天津大營也好,他們都聲稱,極其的缺糧。
而九邊重鎮,他們拖欠糧餉,也都三個月了,據很多人反饋,這可是要譁變的,像這麼冷的天,這麼困難的環境,讓士兵們拼命,居然還拖欠他們的糧響,這也讓這些士兵們非常的憤怒,非常的生氣,如果一個處理不好就是譁變。
大明朝現在主要的問題,體現在缺糧缺餉,另外就是缺乏足夠計程車兵,他們軍事上的失利,帶來了一系列的弊端,這些弊端和難題就是他這一位內閣首輔,需要解決的,這麼多的爛事,讓他根本就抽不出手,來去幹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