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重兵圍困(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布統領大軍,圍攻南京城,他擺出的聲勢是極大,但是負責守城的徐國公拒絕了他的招降,並進行頑強的抵抗,這讓他十分的羞怒。
劉布他也都毫不手軟,命令他的手下,使有大型的投石機,往城中投入了十幾萬份傳單。
這些傳單的主要內容,就是警告那些反抗他,敵對劉軍的勢力,敢反抗劉軍,城破之日,雞犬不留。
這樣的做派,也不是劉佈一個人發起的,而是這時代就是如此,攻打一個國家,投降的饒命,反抗的殺光。
想當年成吉思汗率領大軍西征的時候,滅國無數,光是滅國就滅了四十餘國,如果投降的,還能夠活命,如果是頑抗的,那就雞犬不留。
遠的就不說,比如說在東方一直頑抗的,對付他們的西夏國,就讓他殺了絕種。
當年的西夏國,可是可以跟大遼、跟金國和跟大宋對抗的勢力,但是今日有誰還能聽聞這一個國家,還有其後人的存在?
上位者正是慈不掌兵,如果沒有這種鐵血的氣勢,就不能鎮住敵人,就不能當一支強大軍團的首領。
他劉布坐在這個位置,代表的可是數十萬人的利益,容不得他有半分婦人之仁。
想當年的陳友亮和張士成,他們也算是一方的梟雄,反元的豪傑,但是他們被擊敗了以後,基本上都是身死族滅,連他們的部屬,全部都被殺光,要麼就貶為賤民,男的世代為奴,女的世代為娼。
就以蘇州為論,張士誠盤踞蘇州一帶,張士誠在蘇州所進行的經營,也讓他獲得了民心,支援率極高,結果他張士誠兵敗身死族滅,他的部下也都被貶為的賤民,連整個蘇州都被太祖皇帝所懲罰。
那就是蘇州以一府之地,其賦稅是整個大明最高的,其一府之地的賦稅,相當於其他一個省的還要多,所以說到了此刻,已經不是你一個人想退就退的地步。
他們劉家要麼是奪取天下,成為了天下的共主,要麼就是兵敗身亡,身死族滅。
劉布命令他的部隊,準備充足以後,日夜不停地進行攻城。
為了攻下此城,劉布可是許下了極大的賞格,那時候是公開的宣稱,首先攻下此城者,將封為侯爵,賞金萬兩。
劉家現在沒有建國,也都沒有稱帝,但是所有的人都已經把他們視為一個強大的勢力,視為一個國家。
劉布許下了如此之大的賞格,這可是令每個人都為之心動,一時之間,方圓廣達數十里的南京城,那是喊殺聲沖天,劉軍包圍此城,那是日夜不斷的攻城,這是要爭取用最快速度攻下此城。
南京城城牆一反“匠人營國,方九里,營三門”的傳統形制,放棄了古代都城自漢唐以來取方形或長方形的舊制,而是按照星象佈局,根據山川、湖泊、河流的地理形勢,從防禦的需要因形隨勢而建,成為歷代都城建設史上的特例,為後人所贊。
其城牆依天上南斗星與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其十三座城門,分別對應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的十三顆星。
南斗鬥勺內為傳統民居區即城南,北斗鬥勺內為新建皇城區,兩勺柄之間為軍屯區,既符合當時的經濟條件和民心所向,又保護了南京城最繁華的兩大區域。
更重要的是道家隱喻在南京城牆建築語言中的設計思想,秉承帝王皇權至高無上、永為人主的**,體現了設計者天人合一與皇權神受的思想,是禮教制度與自然相結合的典範。
南京城周長超過六十公里,圍合面積約二百五平方公里,城高八至十米,城寬六至八米,城門十八座,分別為柵欄門、江東門、馴象門、小馴象門、安德門、小安德門、鳳台門、夾崗門、上坊門、高橋門、滄波門、麒麟門、仙鶴門、姚坊門、觀音門、佛寧門、上元門、外金川門。
南京城外郭城牆本體以丘陵、壘土為主,在城門等地段加築城磚。就方位而言,外郭平面形狀大致呈菱形,最北的城門為觀音門、最東的城門為麒麟門、最南的城門為夾崗門,西邊的外郭城垣未合圍,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別延伸至長江邊。
西路軍的劉忠勇便從這裡為突破點,展開進攻。
這樣的地形,這就註定了讓包圍他的人,想完全圍困京城相當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