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捉襟見肘(第2/2頁)
章節報錯
即使是洪承疇他們兩個一再的催逼,士兵們也都不願意買糧去打仗。
局勢發展到這一步,不單是士兵們憤怒不已,就連崇禎皇帝他也都憤怒不已,這些兵還是大明的兵嗎?讓他們去打一場仗?不是要糧,就是要響,要完了軍餉又要糧食,只怕要完糧食以後,他們又要新的武器了,這樣子沒完沒了,什麼時候是個頭?
皇帝他一動怒,馬上就派出從陝西逃回來的曹化淳,由他擔任監軍使,並且帶去了一隊錦衣衛緹騎,逼這些士兵去打仗,如果有敢不聽的,當官的就抓進天牢,當兵的就地處決,看這些人還去不去。
洪承疇和盧象升他們都看見朝廷如此的做法,真的是令士兵們僅有的一點士氣都沒有了。
這場仗是沒法打。
這自古以來就沒有讓士兵去拼命打仗,還讓別人拿自己的軍餉去買糧食吃的,必須是軍隊裡面包的糧食才對,現在朝廷讓人去拼命,卻不敢讓人吃飽飯,這仗還怎麼打?
所以洪承疇和盧象升馬上就上書朝廷,要求朝廷再拔放一筆糧食,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他們是沒有辦法打仗的,儘管朝廷是逼著他們先去打,就地籌措糧食,但是他們卻知道,這一路之上已經被建奴洗劫過了一遍,然後他數十萬大軍過去,猶如蝗蟲過境,哪裡還有糧食給他們籌措?
而且他們缺糧也都不是什麼秘密了,相信劉家軍的人,他們也都會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把地方的民眾給撤離,把糧食給搬走,你想攻打劉家軍,然後去搶對方的糧食,這種想法根本就不靠譜。
特別是洪承疇,他可是被劉家軍教訓過了幾次,被打了幾次,他可是知道劉家軍的厲害,跟他們交戰能打勝仗就算不錯了,還指望打勝了他們以後再搶他們的糧食作為軍餉,這樣子也太自大了。
朝廷被建奴教訓的像孫子一樣,但是劉家軍可是在遼南硬生生的把皇太極的大軍都給打退了,也不知道朝廷哪裡來的自信,他們這十幾萬人南下去打劉家軍,居然連糧食都不用準備,就讓他們自己準備糧食,到時候去劉家軍的地盤就地籌糧。
洪承疇對盧象升說到:“朝廷也太看得起我們了,但是本官卻是沒法這樣子做了。”
盧象升他是最擅長忽悠別人的人了,但是看見這樣的局面,他也感到無奈,朝廷居然如此的操作,這也都沒誰了,自古以來打仗,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他們倒好,三軍已動,糧草未行,糧草就在敵戰區裡面籌措,翻遍了兵書,都沒聽說過有這種的做法。
盧象升他是一個十分忠直和正直的人,是誓死效忠朝廷的人,但是看見了這種局面,他也都是無話可說了,他說道:“除非朝廷弄到一筆糧食,否則我們是沒有辦法出動。”
這時候曹化淳他帶了一大批的錦衣衛緹騎前來,他們前來軍營視察,發現軍官們都十分的憤怒,士兵怒氣沖天,士氣十分低落,都在軍營裡面三三兩兩的坐著,根本就不像軍營的樣子。
曹化淳倒是想去抓人,他以為只是有一部分人帶頭的,但是他進軍營裡面一看,這才大吃一驚,這根本就是沒有人煽動和帶頭,壓根就是整個部隊計程車氣都沒有了,這樣的部隊,如何的打仗?
曹化淳他也都外出監過軍,知道軍隊打仗,首要靠的就是士氣,這麼一支軍隊,你還能指望他打勝仗,這也太扯了?
本來他奉皇帝之命前來準備拿一批軍官和士兵來開刀的,現在發現所有人都是如此,你該抓誰好?難道把洪城疇和盧象升抓過去嗎?難道把他們手上那一批統兵的總兵帶過去嗎?這是不可能的。
而且曹化淳他也都明白一點,做人就是再無知,也必須明白一點最基本的道理,這就是要人打仗,就得讓人吃飽飯,現在連飽飯都沒有,這該如何是好?
他曹化淳則是恨死了京城之中那些趁機抬高糧價,坐地起價的奸商,如果不是這些人這番操作,士兵們也可以拿一些銀子去買幾個月的糧食,估計他們也都無話可說,不像現在,他們的軍餉只是勉強購買兩個月的糧食,根本就不能做其他之用了。
難怪士兵們會生氣,所以他馬上就回去上報朝廷,說陷入今天的局面,全是這些奸商在作祟,何不把這些奸商都抓起來,把他們的糧食和棉衣都徵做軍用,這不是解決了難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