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奸計難逞(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過無論洪承疇怎麼跟別人說,別人可都不是相信,因為別人都懷疑,這是他自己無力收復鳳陽的一種藉口,只是推卸責任的一種藉口。
你自己不去收復鳳陽,別人收復了,你還賴別人壞了你的的事,這是典型的藉口,而洪承疇他所說的,他已經跟手下們作了部署,這更是一個非常蹩腳的藉口而已,哪個將軍打仗,他們不準備好十幾種方案的?誰只會準備一種方案,毫無準備的,這只是一句空話。
所以,洪承疇他的說法,註定的被當地的老百姓所譏笑,讓他們看不起。
更坑的一點那就是,劉布的部隊進入鳳陽的時候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主動的命令士兵出去站崗執勤,把軍紀維護的很好,但是洪承疇的部隊入城以後,他們就不免有些小偷小摸,欺壓百姓的事情了,其實這些事情在一般的軍隊裡面,這都是很正常的,洪承疇他還算約束了軍紀,還算把部隊約束的好,如果是別的人,估計就不會是小偷小摸或者是偷雞摸狗這種勾當了,而是直接的殺人越貨,強姦搶劫什麼之類的。
洪承疇的部隊比起其他的部隊都優秀了,軍紀還算嚴明,但是與劉布的劉家軍相相,他就差了好遠,有了對比以後,百姓心裡面自然就有一杆稱了,更加的看不起洪承疇的部隊,更加的看不起洪承受的為人了。
這裡可是鳳陽這裡,可是中都鳳陽是皇帝的老家,大家都是皇帝的老鄉。很多人都能跟皇室攀上關係,如論表面上的人脈和關係,其實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有後臺靠山的,都能攀上關係的,還真不怕他一個當官的。
洪承疇的軍紀如此,更加的令當地的老百姓不爽,洪承疇他第一時間就發現了這一點問題,這令他對劉布更加的好奇,年紀輕輕,毫無資歷的一個人,居然打了這麼一場大戰,取得了這麼輝煌的成績,同時他居然還能軍紀如此嚴明,如此的森嚴,這就令他感到好奇的。
如果這樣的一支軍隊歸於自己的麾下,聽從自己的指揮,這該有多好?但是流佈他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那就是不會歸順於他,不會聽命於他,他劉布寧願投靠在一個太監的帳下聽令,也不願意在他洪承疇麾下聽令。
還是想自自立門戶,自立山頭,不是一路人,註定走不到一塊,洪城疇他在暗歎,這盧九德簡直就是見財忘義。難道他就不知道朝廷對於這些軍閥的態度嗎?那就是用他們去打仗,用他們作為消耗品,將他們消耗完。
不將他們消耗完,就是他們反噬朝廷的時候,唐朝末年的軍閥混戰,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武將勢力是不可信任的,他們就是必須大力的打壓。
眼見他要將劉家軍的主力控制,將他們用於剿滅流寇,作為消耗品給消耗掉,誰知道盧九德居然接過了這個燙手山芋,併為他們站臺。
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子做的危險在哪裡嗎?這樣子做極其的危險。
特別像是劉家軍這一種勢,他在地方有勢力又擁有了軍權,如果兩者結合就會成為地方的一霸,一定會成為尾大不掉之事。
他洪承疇作為天子的名臣,要考量的問題很多,但是重點要考量的還是,必須為皇帝平定流寇,也必須把它內在的隱患一一的剷除,這些現在崛起的家丁勢力和軍閥勢力,也是在他們防備的範圍之內,如果朝廷不剷除這些勢力,很難以說他們,將會面臨什麼後果?
盧九德這人自稱為名臣,卻幹出這樣愚蠢的事情,確定洪承疇十分的苦惱,如果這一次不能挾著劉家軍,逼他去打流寇,逼他跟流寇進行決戰,他們一定會慢慢的坐大,以後就不可收拾的。
所以洪承疇他放下了身份架子,主動去盧九德府上拜訪,希望能夠說動盧九德把劉布的軍隊交付給他,讓他去找剿滅流寇,並且暗示了這一方面的可能。
盧九德是什麼樣的人,一個貪官怕死,極度貪財的人,洪承疇如果拿著大筆的錢糧來跟他說話,說不定他會考慮,洪承疇現在是空著手向他要人要錢,這怎麼可能?
盧九德手上有劉家軍,可是為他弄來了不少的錢財。
但是如果把劉家軍交出去了,估計就再也沒有進項了,要知道劉家軍就是一支富貴的軍隊,別的軍隊都是向上面要錢要人的,像劉家軍這一種,能向上面賄賂錢糧的可是非常的少。
如果不把握在自己手中的話,用一些其他的軍隊,說不定還得往軍隊裡面倒貼錢糧,你還指望著他們往你這裡送錢,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盧久德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洪承疇的提議,他說道:“咱家已經接到了皇上的旨意,那就是一定要親自押送張獻忠進京,此事關係重大,不能絲毫有錯,咱家已經決定派遣最精銳的劉家軍護送上京,並且接受皇帝的檢閱。”
洪承疇他說道:“公公你護送張賊進京,只要幾百人即可,何須勞動一支精銳的大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