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算計落空(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布他看見了盧九德罵退了洪承疇的傳令官,心中暗喜,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他就是想要盧九德去對付洪承疇,去抵抗洪承疇對他的約束。
看見盧九德逼退了洪承疇的傳令官,他心裡面得意,但是卻假惺惺地說道:“我們這樣子妥不妥?洪某人畢竟洪大帥,畢竟是五省總督,我們如果不是拜見他,會不會是有事?″
盧九德一聽了是上官這句話,就非常的不爽,這些太監,其實他就是一個奴僕,不過他們就是伺候皇上的,他們只有皇上一個主人,一個上官,至於其他的一向都是不甩,一向都不鳥的。
如果是以前,他還想借助於洪承疇的兵力,為他助威,但是現在的話,他已經拉攏了劉家軍,也把張獻忠控制在手,他根本就不在乎洪承疇了。
別人怕洪承疇他可是不怕洪承疇,他直接就說道:“洪某人名為良將,其實就是一個巧言令色,欺騙了皇帝信任,獲待大權的人,如果他能早早出兵,說不定已經將鳳陽收復,但是他卻畏敵如虎,裹足不前,這可是一條罪名,咱家非得參他一本不可?“
劉布一聽他就知道盧九德與洪承疇之間肯定是有矛盾的,他就把心放在了肚子裡面。
劉布等不肯出去迎接洪承疇,讓洪承疇顯得有點羞刀難入鞘,但是最終還是命令他的部隊開了過來,如果他不開過來,天一黑,他們就進不了城了,又要露宿郊外了。
洪承疇率領3000精銳部隊在旁晚時分浩浩蕩蕩的進入了鳳陽城,他雖然是進入了鳳陽城,但是卻沒有想象中的百姓夾道歡迎的場面,不單止百姓對他們冷淡,就是官員和鄉紳們對他們也都是非常的冷淡。
洪承疇可是朝廷親命的五省總督,有著平定流寇的責任,他傭兵數10萬卻是畏敵如虎,不敢向前,令他們這些鳳陽人受盡了流寇的欺壓和蹂躪,直到劉布打贏了仗以後,趕走了流寇以後,他才興沖沖的趕過來,這是除了搶功勞還是搶功勞,就沒有別的事情好幹。“
所以當地的老百姓不對他充滿了敵意才怪?
而劉布則不同,他是擊潰了張獻忠,生擒了張獻忠的大牛人,他劉布可是一個小小的遊擊將軍,手下也就是數千兵將而已,卻是如此的勇敢,打跑了敵人,拯救了鳳陽。
而他洪承疇堂堂五省總督,手下精兵良將無數,卻是對敵人如此的畏懼害怕,這一點就連地方上的許多老百姓都看不下去了。
洪承疇他也是一個精明人,他馬上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手下們非常生氣和憤怒,他們認為他們日夜兼程,千里赴援,卻取得了一個這樣的待遇,這是令他們非常不爽的。
洪承疇安撫了不爽的手下們,直接的進駐了鳳陽總兵府。
按道理來說,洪承疇他應該進駐的是巡撫衙門,但是他知道朱大典也在連夜的趕來,就會讓這一位正主沒地方落腳,非常的不爽了,所以他只好暫時的進駐總兵府。
其實劉布已經搬出了鳳陽城中的總兵府,在城中的軍營裡面進駐,而且還派出了部隊對四面城牆進行進行了防守,理論上現在的鳳陽城還控制在他手中。
洪承疇他進入了鳳陽城以後,首先就是想進駐總兵府休息一下,然後就去找劉布的麻煩,他收拾不了盧九德,但是要對付劉布還是有辦法的。
他作為五省總督,朝廷欽派的欽差大臣,在他轄區之內,所有的官兵都歸他一人調動。
但是他才剛剛進城,劉布馬上就派出了部隊告訴他們,他們分別已經撤離了北門、東門、西門,他將三個城門交給洪承疇的軍隊駐防。
對方是非常的傲氣,說完了就走。劉家軍也從城中的軍營撤出,直接駐守南門,然後從南門離開,進駐了城外的軍營之中,擺明了就是不想跟洪承疇見面。
而且他完全的放棄了防守風陽府,也意味著他放棄了這座城市,如果洪承疇他不進行緊急的接管的話,估計就會讓這座城市處於無人防守的境地,洪承疇他沒有辦法,只好馬上命令他的部隊接管三面城牆。
本來他們是辛辛苦苦的趕來,只是想坐下來休息一下的,誰知道馬上就要開始幹活了。
而且他們作為總督的親兵營,無論去到哪裡都會受到熱情的歡迎,去到哪裡都是好吃好住的,只有來到了鳳陽,當地的人,對他們沒有好什麼好臉色,都是冷言冷語的,本地的官員也都沒有對他們進行好酒好菜的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