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布的主意就是見好就收,現在已經見好了還不收,那就會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了。

劉布他明白一點,大明現在最重要的內患流寇的問題,其實也是政治的問題,非軍事武力可以單純的解決的。

這一點相信任何一個人他都會明白,都會知道,但是他們知道歸知道,但是許多人都視若無睹,就一味的派兵去流寇進行追剿和征討,希望能夠從肉體上消滅它。

但是這一種政策往往就造成了剿滅了一股流寇,又有千千萬股遊客湧了出來。

許多人都明白杜絕流寇的方式,但是卻知道這樣根本就不可行,根本就執行不了,因為這是侵犯到權貴階層的利益,你想動他們的錢財和利益,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也有人把流扣與官軍之間的鬥爭稱為階級之間的鬥爭,官與民之間的鬥爭,富人和窮人之間的鬥爭,所以劉布知道其中的水深,他就會想著抽身而出,不會把自己陷進去,他知道即使自己派出了全部的劉家軍精銳部隊,對他進行猛烈的打擊,但是他們是沒有辦法徹底消滅這些人,更覺得因為一味的努力打壓,只能產生一個問題,那就是剿滅了一個流寇,又有千萬萬個流寇出來,最終除了消耗完他劉家軍的實力以外,沒有別的結果。

在劉布眼裡,與其跟流寇他們交手,還不如直接的去跟建返他們會上一會,跟建奴交交手?

流寇再怎麼樣也是大明人,也只是大明造反的農民,而關外的建奴卻是真真正正的敵人,是永遠不能和好的敵人,如果他們不消滅了這股敵人,就會被這股敵人把他們給消滅了。

所以劉布他肯從嘴裡面摳出一些肉來給盧九德吃,希望盧九德拉他們一把。

盧九德他也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一聽說劉布這樣說了以後,馬上就打定主意,說什麼也要緊緊的拉住劉家軍,讓劉家軍為他效力。

盧九德的如意算盤當然是想把劉家軍拉到他旗下,成為他的親信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又不用花他的錢,這是最好的狀態了。

只不過他的盤算註定是落空,劉布也是想利用他脫了鳳陽這坑而已,只要他脫離了這裡,不再受洪承疇或者是朱大典的節制以後,回到了北方,他可是海闊天空任鳥飛。

連洪承疇和朱大典這些名臣良將都拿他沒有辦法,像這些下面沒有了把的人,還能把他怎麼樣?

不過劉布也會信守契約精神,那是會出動他的軍隊把張獻忠送回到京城之中去。

至於張獻忠的下場最終會怎麼樣,這就不是他可以考量的了。

這是皇朝亂世,也是你死我活的時代,他跟張獻忠算是敵人,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雖然他十分尊重張獻忠的為人,佩服他的品格,但是對於他來說,他是不會因此而心慈手軟的。

在人吃人的時代,你不吃人,別人就吃你,婦人之仁只會讓他們自取滅亡。

他知道張獻忠的為人,他也算是一代梟雄,只是一個吃不飽飯以後,迫於無奈才走向造反的人,他不應該有這樣的下場,但是這樣的事情誰又好說呢,誰要註定是悲慘的下場呢?

劉布他抱上了盧九德的大腿以後,就更加有把握脫坑了,雖然他是送出了好大一筆財物給盧九德,但是他認為這是值得的。

鳳陽乃是大名的中都,也算是重地,一向都是有鎮守太監道行鎮守,鎮守太監的地位相當的高,在這一次鳳陽被攻陷了以後,鎮守太監和巡撫等等也都戰死了。

盧九德一來,他就是成為了名義上最高的官員,作為朝廷的代表,皇帝的私人代表,他是有任務撫慰地方的百姓。

盧九德他連夜的去看了張獻忠一眼,確認他就是傳聞中的超級巨寇張獻忠,這才放下心來。

所以盧九德他來到了以後,馬上在劉布的中軍大帳裡面吃了洗塵宴,說了個熱水澡,換上新衣服,此時天己亮,士兵們大清早就起來操練,看見士兵們光著膀子在操場上進行跑步和列隊,盧九德以為喜,如得這樣一支部隊為他效力,實是他盧九德之福。

盧九德在吃完早餐以後,馬上以黃帝私人代表的身份接見了地方的權貴和百姓們,對他們進行了撫慰,就是他這一位朝廷大大人應有的姿態。

以前的鳳陽城,那是以劉布和王志文為尊,但是現在盧九德來了,自然就以盧九德為尊。

劉布本來對於地方的政務就興趣不大,他又不想在這裡長住,所以他對於這些事情是漠不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