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買賣官位(第1/2頁)
章節報錯
即墨營乃永樂二年設定的軍事機構,是為防止倭寇侵犯而設定的與沿海衛所相策應的軍事單位。
即墨營、登州營、文登營,並於永樂六年,在登州城內設立了備倭都指揮使司,簡稱備倭都司,山東都司低一級,專門負責防禦倭寇。
即墨營初設於即墨縣南三十五公里金家嶺,宣德八年移於即墨城北十公里處,即墨營東北距文登營二百公里、西南距安東衛二百公里,處於防區中心位置,易於聯結,遙相呼應,即墨營初設把總一員,營中常駐精銳步、騎兵一千多人,主要任務是作為機動部隊隨時策應山東沿海衛、所,防禦倭寇、盜賊出沒。
他們相當於正規軍,而浮山所是相當於武警。
既然即墨縣有即墨營拱衛,為什麼他們上次襲擊即墨縣的時候,它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呢?
這其實也可以扯到了當年的吳橋兵變去,當年的吳橋兵變,那是攪動了地方的大勢,朝廷從這一帶調集了所有一切能調集的兵力前去圍剿。
即墨營就是最慘的,因為他們作為朝廷的標兵部隊,一直都是作為相當於野戰軍主力,所以他們全部是被調了過去鎮壓叛軍,基本上是被叛軍打殘打廢了的,上千人馬,回來的不足十分之一,就是回來的,也人人帶傷。
鰲山衛和浮山所的人,最多隻是被打了半死而已,他就是直接被打廢掉了,沒有任何的戰鬥能力可言,傷亡率達到了十分之八九。
現在朝廷折騰了一年多,想重新恢復其建制,也是因為經費和人手不夠的問題,始終是無法恢復。
作為山東備倭司的三大營之一,其本意是防海防倭,作用還是很強的,不過隨時代變遷,倭患的消失,即墨營戰鬥力大幅下降,最大的問題就是吳橋兵變,他們確實被打殘了,打慘了,一直都沒有恢復到。
劉布他覬覦上這個位置,只是想讓自己有了一個正規的牌子和搶佔一個更好的位置,然後他就可以把他們的防線推至即墨這裡。
如果他們能夠得到這位置的話,他們就相當於把防線向西推進了幾十公里,然後就可以背靠嶗山,背靠大海,背後就擁有了更多的廣闊的空間了。
劉遠山他說道:“即墨營,可是沒有什麼油水呀,他可是朝廷正規的軍隊,如果你好不容易折騰出來了軍隊,朝廷他一聲令下要把部隊調走,你就雞飛蛋打什麼都沒有了?”
劉布微笑道:“我辛辛苦苦訓練出來的部隊,只會聽我的,沒有人可以就憑一句話就把他們調走。”
如果是以前劉遠山肯定會跟他多說幾句,多囉嗦幾句,勸他莫要貪多,步子邁得太大了,容易扯著了蛋什麼之類的,但是劉布在浮山不動聲色之間做了這麼多的大事,遠遠的比他這個叔父做得好,做得漂亮,所以他不敢多說了,他直接就說:“好!我去京中為你周旋一下,策劃這件事。”
劉遠山讓他訓練軍隊,讓他去打仗,他一點都不在行,但是如果讓他去跑官謀官的話,這就是他的強項的。
他是屬於擅長於公關和交際的那一類人。
劉布他直接的說道:“那這件事我就拜託叔父你了,大家自己人,我就不跟你談錢不錢的事了,但是一雙鞋錢還是會有的,你現在給我個準信,大概會要多少銀子?”
劉遠山對自己的侄子他也沒有什麼可隱瞞的,他直接就伸出了一個手指,他說道:“不會低於一萬,叔父跟當今的兵部尚書還是有一些交情的,如果能把這一萬兩銀子交他在手上,估計他任命你為即墨營守備千總還是沒有問題的,雖然說你的資歷不夠,但是這一萬兩銀子就可以補充了你的資歷上的不足。”
又是張鳳翼,又扯到了這貨身上去了,劉布他想起宋獻策對張鳳翼的一些評價,他說道:“聽說當今的兵部尚書
張鳳翼才鄙而怯,識暗而狡,工於趨利,巧於避患,不是個好人。”
劉遠山他說道:“誰說張少保他沒有能耐?張少保他雖然說從官的經歷有些坎坷,但是他確實是有些能耐的人,洪承壽、陳奇瑜,盧象升,都是他一手提拔的人,你說他有沒有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