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佈道:“既然你都說到這份上了,我也就承認了,如果不是周文彤苦苦相逼,我也不至於如此,大家都是當地的權貴,抬頭不見低頭見。”

宋獻策說道:“哪裡有什麼該低頭的,在這個地方上只能是有一個老大,不是他當就是我們當,目前就是我們當,大人做的對一點錯都沒有。”

劉布說道:“這件事一旦捅出去,那就是天大的禍端。”

宋獻策微笑的說道:“宋某不認為周文彤會主動的上報,但是當地的官商們一定會上報,他們吃不了這個虧的,除非周文彤能全部認下這筆賬,但是周文彤哪裡弄來這麼多錢,他們一定會上報,最終朝廷一定會知道。”

劉佈道:“又是巨峰賊做的孽,大家都知道這是巨峰賊做的,真的與我沒什麼關係,如果朝廷命令我們出兵剿滅巨賊的話,本官還是就會出的。”

宋獻策笑道:“大人果然是好手段。如果朝廷命令你們進兵,朝廷總不能差餓兵,總不能空口白話,讓大人去剿匪吧,這手一出,大人就升官又發財了。”

劉布只好笑道:“說升官發財都沒有想到,就是保境安民,保護自己而已。”

這也是他們去剿匪的一個原因,他們如果把巨峰山上的賊給剿了,他們就可以控制著他們,然後兵也是他們,匪也是他們,然後就更好操作了,劉布既然認可了宋獻策,也知道他是個有能耐的人,所以便把他們正在剿匪的這個計劃說了出來。

宋獻策那是拍掌叫好,他說道:“大人這一手那是精彩絕倫啊,以後兵也是你,賊也是你。左右逢源,佔盡了便宜呀。”

劉布說道:“什麼的什麼屁話,什麼叫兵是我,賊也是我,本官一直就是本官堂堂世家大公子,朝廷欽命的浮山千戶官、武德將軍是也。’

宋獻策說道:“對!大人就是朝廷欽命的浮山所千戶官武德將軍,小人願追隨武德將軍辦事。”這位劉布做事還真對了他的胃口。

劉布說道:“目前我們的勢力還非常的小,只能是高調的辦事,低調的宣揚,什麼都是假的,只有錢和實力才是真的。”

宋獻策說道:“大人能這麼想,宋某真是是有一種如逢明主的感覺。

劉佈道:“才是感覺啊?難道我不是真正的明主嗎?”

宋獻策說:“大人現在還是一個武德將軍?距離主公兩個字,還有很遠的距離。”

劉布問道:“宋先生你精通於帝王之術和術數,我且想問你,我們的軍隊下一步該怎麼辦?”

宋獻策道:“大人不已經在剿匪了嗎?這就做得很好啊,到時候左手是兵,右手是匪,那是如魚得水,佔盡便宜呀。”

劉布說道:“本官指的是以後我們的發展方向。既然要參與天下風雲之大事,就不能偏安於浮山一隅之地,而且臨清的劉澤清跟我們家不對付,還有西撫朱大典、東撫陳應元,都跟我們不對付,這些都是要注意的問題。“

宋獻策說道:“宋某行走江湖之時,便聞臨清劉家,富甲天下,劉老大人那是長袖善舞,八面玲瓏,人稱八面佛,果然是了得,得罪了這麼多大佬還混的如魚得水,在不知不覺之中又有浮山這奇兵一著,完全是大有可為啊。”

他說的對,如果是別的七品小官得罪的兩大巡撫和總兵大人,估計早就被推出去砍了,但是你看他不但活得好好的,滋潤的很,還不知不覺,不聲不吭之間在老家部署了這麼一招,確實是有八面佛的能耐。

劉布說道:“宋先生,我請你來是來幫我的,如果你全程吹牛拍馬屁,提不出什麼有建設性的東西,我只能禮送離境了。”

劉布知道這人是有能耐的人,是個大有本事的人,肯不肯為自己出大力,這就要看自己的表現了,但是他希望壓迫一下他,看能不能壓榨出什麼有用的東西來。

宋獻策道:“當今的朝廷還是合法的朝廷,天下臣服,即使外有建奴,咄咄逼人,內有流寇,興兵作亂,但是朝廷依舊是天下間最有權勢的勢力,所以宋某建議,如果機會成熟,大人可以效仿,臨清的另一位大人,左良玉大人,出兵為朝廷剿匪,從中獲得軍功,訓練軍隊獲得更多的好處,然後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左良玉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追剿流寇的名將,左良玉和他兄弟都是以鎮壓流寇而聞名的將軍,從小兵做起做到了將軍。

劉布說道:“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這是當年李善長勸說朱元璋爭霸天下之時,定下來的戰略,讓他們在元末天下爭霸之中脫穎而出,是定鼎大明二百六十多年江山的基礎。

宋獻策說道:“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