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遷徙前的準備(第2/2頁)
章節報錯
子更帶著一群人從淮夷部落內出來,對著走在遷徙隊伍最前方的商離揮手招呼道。
這種規模的部落遷徙自然是要提前知會周圍其他國家的,否則人家誤以為你是來攻打人家的就不好了。因此在部落剛剛出發的時候,商離就派了自己的二叔子更架著戰車前來拜訪這個名叫“八”的國家。
別笑,這年頭叫啥名的國家都有。“貳”、“六”都是國名,現在出現一個叫“八”的國家很正常。
對了,現在還有一個國家叫“英”,後來跟“六”國於同一年被楚國所滅。
如今子更帶著人從“八”國出來,這意味著他已經初步完成了交涉工作,接下來的事情會好辦很多。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將商離和其他幾個貴族請進部落,設宴招待之後,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合作意向。
按照談好的條件,騰蛇部落這邊要給“八”國一頭牛,十隻羊,以及兩朋的貝殼作為船隻的租借費,而“八”國則會派人幫助騰蛇部落操弄船隻,送騰蛇部落的人渡過淮河。
說實話,這個價錢其實已經很良心了。畢竟整個騰蛇部落不單單隻有三千多號人,還有十幾頭牛,百多隻羊,以及幾十匹馬和被它們拉著的戰車。一頭牛十隻羊再加兩朋貝幣(也就是二十枚貝殼)就能送這麼多人、物、牲口渡淮,已經是物超所值。
因此商離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八”國的請求。
對此,“八”國也很高興。對於他們來說,這些船平時放著也是放著,沒啥大用。現在只是借出去幫人渡淮就能獲得這麼多的東西,簡直是血賺。
雙方都覺得自己賺了,因此在之後的宴會中雙方的關係極度融洽。
“聽聞淮南多水,故而大多種植稻穀,不知然否。”
突然,商離放下了手中的酒器,對著坐在上首的“八”國國君問道。
“然也。”
“八”國國君點了點頭:
“淮南多雨水、沼澤,故而粟麥難種,多種稻穀為糧。”
粟就是小米,麥在這個年代指大麥。其中小米喜旱,大麥雖然適應性強,但是產量卻不及水稻。因此即便是在這個年代,到了淮河以南,大麥的種植面積就開始急速下降了。一旦渡過長江,那就基本是水稻的天下了。
“既如此,餘欲向邦伯購買稻種,請問可否?”
聽到“八”國國君的話,商離沉吟片刻,便提出了購買請求。
奄國位於山東曲阜,種植的大多是粟和大麥,因此這次騰蛇部落帶出來的糧食種子也多是這兩種。
很顯然,到了江南之後,這兩種作物的產量是無法和水稻相比的。因此商離才會在渡淮之前向“八”國購買水稻糧種,希望將來能夠在新的土地上種植水稻。
“自然可以。”
“八”國國君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商離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