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妥?”

“不知王爺有沒有算過,銳士營本就有三萬精兵,城外還有兩個車營,這就是四萬多人了,再加上半個前軍都督府,對了,左五營也是王爺一手拉扯起來的,這麼一算,明面上王爺就掌握了近六萬人馬,這還僅僅是京城,放眼整個京畿、江南還有正在平叛的河南,對了,還有九邊,這麼算下來,王爺直接掌控和間接影響的總兵力不下於二十萬了,二十萬兵力啊!不得不讓人心悸啊!”

說到最後,他的臉色有些沉重,嘆息道:“如果是先帝在位,這都不是問題,可惜,天不佑大漢,一夜失去兩位君王,皇室、宗室子弟又接連遇難,皇帝又年幼,如此情景不禁讓人想起了前漢王莽。”

說到這,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眼角餘光卻有意無意地向賈琦瞥了一眼,看著面無表情的賈琦,他幾乎要忍不住仰天長嘆了,放下茶碗自言自語道:“老夫到是更願意相信王爺會是周公,最不濟也會是前漢霍光。”

賈琦心頭凜然,不動聲色問道:“首輔就這麼相信我,就不怕再出一個曹魏。”

楊漣怔住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半晌,他才嘆了口氣道:“雖說兩漢有不少相似之處,但根本上還是有區別的。王爺雖說掌握著不少兵馬,但是整個大漢卻沒有出現前漢那樣的軍閥割據,只要不出現前明那樣一瞬間擊潰中央朝廷的情況,沒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起兵造反,就是王爺也不敢,這天下的人心還是向漢的。”

賈琦淡笑道:“首輔這一番話將我給繞糊塗了。”

這時,楊漣臉上浮現出了一絲親切的笑意,“你是個聰明人,知道我的意思。”

“不說這些了!”

賈琦擺了擺手笑道:“天色不早了,您老身子又不好,咱們還是說正事吧。”

“....”

楊漣一愣,似乎想到了什麼,神情複雜地看了一眼賈琦,微微笑道:“放心,老夫是個戀家之人,不會死在你這裡的。”

兩人對望一眼,皆一齊哈哈大笑起來。

楊漣注視著賈琦的眼睛,一字一句道:“你有沒有不臣之心,我不知道,但作為大漢的臣子,預防一些有可能發生的事情,也是臣子的本分。所以來之前我寫了一份奏章並謄抄了兩份,分別送進了慈寧宮、坤寧宮和鳳藻宮。”

賈琦倒吸了一口冷氣,他還真沒想到這個老東西這麼狠,沉思了片刻,忽然笑道:“這麼說來,首輔這是來警告我的。”

楊漣欠了欠身道:“王爺宰相胸懷,肯定不會和老夫計較這些。”

說完,頓了頓,又接著道:“王爺放心,老夫自認為還算是個君子,並沒有在奏章中特意去汙衊王爺,且沒有刻意誇大事實,只是將一些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並且給宮裡提了些建議,當然會有一些手段來預防,比方說,存周入朝參政,王爺能看清的,內閣也能看清,他即是賈家送出去的一個軟肋,亦是調解內閣與賈家的緩衝,恩侯為人行事太過於霸道狠辣了些,兵庫司上下被他洗了個乾淨,這讓很多人心生不滿。這其中就有不少勳貴一脈的人。兵庫司研製的火器太過重要了,不能就這麼被賈家攥在手中,你們必須讓出來,必要之時,由內閣、兵部和內務府共同掌管。”

“圖紙和工匠必須掌握在兵部的手中,否則此事免談。”

楊漣凝神想了想,忽然想起一事,急忙問道:“我聽說,賈家商會正在與西夷人商議準備購入一大批火器,不知是何原因?”

賈琦的眼睛眯了起來,笑道:“您老是打哪聽來的訊息,這麼不靠譜!”

“我就說這是個假訊息。”

楊漣淡淡一笑道:“時間不早了,我也該回去了。”

不等賈琦開口,他便起身說道:“眼下外頭的風波可是不小,要是我沒弄錯的話,接下來內閣會出手遏制賈家的勢力,希望你以大局為重,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樣對大家都好,當然,如今伱手中握有的軍權他們不會去碰。文官好名逐利,之後肯定會為了爭權奪利傾軋,我希望你能在關鍵時刻壓制住他們,不要讓他們的野心毀了整個朝局。”

“可如果他們藉機繼續清洗軍方其他勢力怎麼辦?”

“這一點絕不會!”

楊漣淡淡一笑道:“內閣打壓賈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賈家是外戚,而不是因為王爺掌握了多少兵權。勳貴軍方掌握再多的兵權,說到底都是皇室的馬前卒,而掌握軍權的外戚則不同,因為歷朝有著太多的教訓了。”

說完,他便告辭而去,賈琦一直把他送出儀門。

楊漣走了,賈琦回到書房慢慢坐回書案前,想著楊漣提起的賈家商會的事情,明白他在提醒自己,賈家商會有了東廠或繡衣衛的探子,而且地位不低,立刻寫一封信,出門找到賈順,“你親自去一趟金陵,將這信交給吳磊兄弟倆。”

賈順答應一聲,拿著信匆匆去了,賈琦揹著手望著賈順背影走遠,忍不住冷哼一聲。

........

大雪下了三天,已經漸漸地停止,天地間白茫茫一片。

文淵閣偏殿內,首輔吳邦佐剛剛從通州趕來,一路上他見到了很多逃難的災民,也顧不得休息,便召集內閣與六部官員商議賑災之事。

就在這時,楊府傳來了楊漣病逝的訊息,實在是這個訊息太令人震驚了,稟報的楊家小廝一連說了三遍,內閣眾臣才反應過來。

剛病情好轉便來處理戶部政務的宋溥一瞬間變成了雕像,嘴張得老大,手中的茶碗掉落在地,他只覺身上的力氣在流失,眼前一黑,仰面朝天倒下。

賈琦在一炷香的時間內接到楊漣病逝和戶部尚書宋溥暴斃的訊息,相對於前者,賈琦卻更加關注宋溥的暴斃,因為這個人在某種程度上,算是楊漣的繼承者,楊漣做夢也沒想到,宋溥會在他死後不到半個時辰便暴斃而去。

宋溥的暴斃意味著楊漣的後手全部落空了,有宋溥這麼一個強勢的戶部尚書在,楊漣制定的一系列政策還能繼續下去,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延緩楊漣口中所說的朝政亂局,可惜宋溥竟暴斃了。

大漢將快速進入一個不穩定的時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