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風雲驟變(第3/3頁)
章節報錯
沉默了一下,楊漣道:“我不明白,你在這中間扮演了何種角色?”
賈琦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微微一笑道:“劉恭是賈家的政敵,也是為了內革弊政,我大漢朝的朝局才會有所轉機。否則,無論是劉恭做大做強進而逼宮,還是劉旦崛起,都會對朝局產生衝擊,不僅陛下會陷入危局,就連河南的平叛都可能受到拖累。”
楊漣終於點了點頭,“你是個識大體的。”
賈琦:“盡忠報國,是臣子的本分。”
楊漣讚許地看了賈琦一眼,雖說清楚這話是在敷衍自己,但他還是感到欣慰,點點頭笑道:“劉恭一直都說你有異心,我是不相信的,賈家世食漢祿,後輩子孫怎可能不思報國。禁軍的態度一直曖昧難琢磨,豐城侯靠不住,神京的安危就全系在你一人身上了。”
賈琦:“首輔的意思是?”
“調銳士營進城,奪了劉恭的兵權。”
楊漣直接道。
“這有可能會引起動亂,如果步軍營反抗怎麼辦?”
賈琦緊緊地頂住楊漣的眼。
“你可以先下令西城的銳士營軍卒圍了睿親王府....”
“劉恭人在步軍營大營。”
賈琦直接打斷了楊漣的話,“那裡就在皇城邊上。”
楊漣沉默了,少頃答道:“先將西城的銳士營軍卒調進皇城,西城不是還有裘良的前軍都督府兵馬麼,我想堅守到援兵京城應該不成問題。”
“不行。”
賈琦手一揮,沉聲道:“神京城高牆厚,不算兵庫司新仿製的大將軍炮,就是那些老式火炮都能將大軍阻攔在兩裡外,只要步軍營控制城門,大軍根本入不了城。”
楊漣嘆了口氣,“你的意思是,直接攻打步軍營大營?”
“要想快速扭轉局勢,穩住神京,必須儘快解決掉步軍營。”
楊漣:“是不是太倉促了些?!”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此事宜早不宜遲,否則一旦讓劉恭反應過來,咱們就被動了,黃錦此刻就在皇城內。”
賈琦堅持道:“南城的東廠據點已經被步軍營裡外搜查了個遍,什麼樣的藉口都能編造,黃錦人恰好在皇城內,他要是藉機要求交出黃錦或者直接帶兵入皇城,您說禁軍是否會拒絕?一個清君側的口號就可能讓禁軍退縮,就算禁軍堅守職責護住了皇宮的安全,這也會讓陛下大失顏面。陛下不是上皇,更不是先帝。一旦遭此重創,怎麼再御極天下,君權在百姓眼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一旦跌落神壇,大漢危矣。”
其實賈琦可以把話講的更通透,但那樣就非常難聽。
楊漣為政多年,這點頭腦還是有的,明白一旦神聖的君權被踩在地上羞辱,沒了震懾力,河南的反叛可能會迅速糜爛開來,那裡受災的百姓可沒有全部得到很好的賑濟,人心總是最貪的。
楊漣抬起頭深深地望向賈琦,自始至終他都沒開口說起慈寧宮的那份遺旨,他明白自從劉恭遭到東廠刺殺之後,那份太康帝的遺旨已經起不了作用了,這種情況下不僅不能讓那份遺旨暴露出來,反而要將其銷燬,否則一旦傳了出去,漢室就會立刻失去人心,太康帝死後都在算計著自己的親子,其他的人都會猜測自己是否也在算計之內。
楊漣終於點了點頭,“你說的不錯,只有如此我大漢朝的朝局才會穩定,才能迎來轉機。不過步軍營畢竟是大漢的兵馬,他們要是投降,你不能拒絕,更不能肆意殺戮。還有,劉恭畢竟是先帝親子,你不能動他。你,明白嗎?”
賈琦後退一步,雙手一揖,“琦定遵旨而行!”
“嗯。”
楊漣對這個承諾還比較滿意,“好吧!等會兒我就前往皇城覲見太后與陛下,最遲半個時辰會給你送來旨意,記住了,神京不能亂。”
賈琦大喜,無論是太后的懿旨還是小皇帝的聖旨,他圍剿步軍營都會合理合法,他連忙笑道:“我立刻讓趙瑄領著一千火銃手送您進宮。”
.......
城內的大搜查仍然在繼續,已經有不少官員上書彈劾睿親王劉恭了,既然已經抓住了兇手,刑訊逼問即可,沒必要再擴大搜查範圍了,已經有近千人因為藏匿軍用武器以及身份不清等原因而被逮捕,數十人因為反抗而遭到斬殺,這種趨勢已經向著北城開始蔓延。
整個南城和北城全部籠罩在一片恐慌和不安之中。
ps:劇情是否太倉促著急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