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治五年五月初三,神京下起了小雨。

通往皇城的大街上傳來了馬蹄聲還有車輪聲,越近越響,一隊騎兵護著一輛馬車在雨霧中疾駛而行,一個隊官,八個騎兵,都是身著甲冑,腰跨佩刀,前面四個,後面四個,中間便是隊官緊護著賈赦的馬車。

馬車內,賈赦正閉目沉思,彷彿一個入定的老道,在他邊上的茶几上放著一封信,是賈琦寫給他的,一連兩場戰敗的訊息讓內閣和各部衙門驚恐萬分。

一個是來自河南,忠靖侯史鼎在寧陵縣遭遇叛軍伏擊慘敗,苦戰一日最終殺出一條血路,率殘軍退守夏邑縣。

就在河南慘敗讓百官震驚之時,江南也傳來了不幸的訊息,由於騎營參將劉世安叛變,大軍在錢塘慘敗,三萬漢軍魂斷江南,賈琦負傷,監軍楚太監死於震天雷之下,副將李成貴、參將吳梁、參將曹繼先戰死,另還有大小三十餘名將領戰死。

武威侯李虎和趙志遠也在臨安遭到叛軍夾擊,戰敗,後撤之時又遭到杭州世傢俬軍伏擊,一路血戰,最終只有不到五萬人退到了德清。

杭州府的慘敗震驚了整個朝堂,不僅大軍損失慘重,更是丟掉了剛剛奪回的餘杭等地,加上之前浙江兵馬的慘敗,杭州府一時成了眾臣心中的禁忌之地,近七萬漢軍命喪杭州府,這還不是最要命的,大軍中竟然潛伏著叛軍的奸細,而且此人還參加了隆治四年的武舉大試,更是取得了第三名,還被睿親王劉恭親自舉薦為參將,此人更是直接導致賈琦的中軍慘敗,作為舉薦者的睿親王劉恭遭到了兵部、吏部以及御史臺的彈劾,特別是勳貴一脈發了瘋的上書彈劾劉恭,戰死的三十餘名將領中近半是勳貴子弟,好些人家直接抬著棺材堵住了睿親王府,雖說具體名單尚未送來,但是賈琦的中軍絕大多數是京畿和山東良家子弟,這麼一來京畿將會是一片愁雲慘霧。

想想都讓人心裡直髮虛。

勳貴們的瘋狂讓所有人明白這件事要沒有個說法,他們不會善罷甘休,如今西城家家掛孝,就連賈家三府也是如此,理國公柳芳的孫子戰死了,老頭當著太后和太子的面唾了劉恭一臉的口水,老頭說了,這事沒完。

最讓內閣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劉世安的宗室身份,雖說沒有被宗人府認可,但是這件事當初在勳貴之中傳開了,說來也是劉恭的功勞,他為了能給劉世安鋪出一個好前程特意放出去的風聲,萬般無奈之下,太后讓太子以監國的身份罷免了睿親王劉恭的全部職務,並向天下下詔書,哀慟大漢陣亡將士。

要說史鼎的戰敗還在內閣的心理承受之內,賈琦的戰敗讓所有人慌了神,這件事讓眾人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短時間內江南的戰事不會結束。

這就打破了之前的所有計劃,中原不能指望江南的兵馬了,只能從別的地方調軍,經過緊急商議後,決定將從寧遠衛抽調三萬兵馬入關南下支援歸德府,另外再從山東巡防營抽調兩萬軍卒補充給忠靖侯。

這些都不關賈赦的事情,他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內閣對江南的處理,雖說賈琦的中軍是因為劉世安的叛變才導致的慘敗,但是賈琦還是不可避免的遭到了御史臺的彈劾,以次輔孔方巖為首的文官集團試圖說服內閣幾位同意換將,最大的藉口就是楚太監的戰死以及賈琦自身負傷。特別是楚太監之死讓他們抓住了把柄,直言此事有蹊蹺,孔方巖更是拿出一份楚太監寫給內閣的彈劾奏章,言道賈琦肆意打壓軍中和他不一心的將領,更是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太倉衛指揮使,這讓賈家的敵人嗅到了氣機,紛紛上述彈劾,意圖將賈琦拉下馬來。

如果不是孫玉麟罕見的支援賈琦,不同意臨陣換帥,估計牛繼宗根本頂不住壓力,最終楊漣以內閣首輔的名義給此事定下了基調,那就是兩江總督梁國公賈琦損兵折將有罪,但是事有緣故,可將功折罪。

這封信是昨兒黃昏後送到賈赦手上的,賈琦在信中詳細敘述了目前軍中的狀況,大軍主力尚在,就是軍官折損比較大,他已經命謝瓊領兵北上金陵招募青壯,又讓馮唐從山西移民中挑選良家子弟充實大軍,最多兩個月大軍就可以南下攻打杭州府。

還有就是,賈琦自身的傷勢沒有軍報上所說的嚴重,不過是衝出大帳之時被爆炸產生的氣浪掀翻在地,又被劉世安這個逆賊用弓弩射中了肩膀和左腿,傷勢基本穩定了下來。

由於白蓮教使用了震天雷,賈家親兵損失慘重,最終護著賈琦逃到海寧的不到兩百人,戰死了六成還多。

在時明時暗的光線中,賈赦顯得憂心忡忡,他知道這些家生子是賈琦在戰場上的保命傘,隆治元年到現在,五年了,戰死的賈家家生子超過了五百人,這樣下去恐怕年輕一代就沒人了,怎麼還能保證賈琦的生命安全,想到這,嘆了口氣,如今只能再從莊園農戶家中挑選青壯了。

賈赦的身體隨著馬車而輕輕晃動,他在考慮用什麼來和楊漣交換,讓他同意去說服內閣將江南財力物力全部用於大軍的擴編,十萬,賈琦要在江南重新招募十萬兵馬,這已經超出了內閣的底線。

也許,可以在前軍都督府的事情上做出些讓步。

馬車衝破雨霧,加速駛向皇城。

.....

鳳陽府境內,數十名騎兵在通往鳳陽的道路上疾馳,每個騎兵身上都落了一層薄薄的塵土,顯然他們是一路疾行。

這時,從隊伍後面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和高喝聲,“駕!駕!”

繡衣衛指揮使馬順策馬走在最前面,身後一百戶追上來稟報道:“大人,賀小旗追上來了!”

馬順眉頭一皺,命令道:“讓他過來。”

不一會兒,賀小旗在那百戶帶領下趕了過來,翻身下馬行了一禮,道:“大人,四周觀察過了,確實有人在暗中尾隨!其中一個被卑職射中了。”

說著,從馬背上取出一支沾血的箭矢遞過來。

馬順聽了臉色一變,策馬過來看了看,對那百戶命令道:“傳令下去,繞開鳳陽,往西北方向走,那裡的山腳有一處兵部的驛站,咱們在那裡歇息一晚,明日過淮河。”

“諾!”

那百戶答應一聲,策馬向前奔去,大聲喊道:“大人有令,全軍加速繞過鳳陽,前往兵部驛站歇息。”

大漢的交通相對於前明非常的發達,全國多數地帶三十里會設有一處驛站,驛站有馬有房子供來往的朝廷中人歇息,不過馬順打算前往的卻是鳳陽十五里外一處兵部驛站,那裡有駐軍,而且可以讓他們提前將東西給送進京,因為他出京前特意帶了兵部勘合。

兵部驛站沒有太多空置的房子,所以馬順只能讓人紮下營帳升起火堆,好在有足夠的肉食供他們食用,山裡夜間還是非常冷的,馬順招呼眾人烤火,這時,那百戶走了過來,小聲道:“大人,賀小旗和兵部的人一起走了。”

馬順:“沒事吧?”

那百戶:“放心!卑職看著他們過的淮河,後面盯梢的兄弟也回來了,沒有任何發現。”

“好!”

馬順點點頭,又道:“你先去歇息,子時過後你就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