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有黃帝軒轅氏統六合八荒,定中原華夏之基。”

“其後五帝,其後夏、商、周,莫不過守軒轅氏之舊規。”

雖沒有羽扇綸巾,但此刻的荀或依然有彈指間指點天下的氣魄。

“後有始皇嬴政,一掃六國,再造乾坤,其後我泱泱大漢皆承秦之舊制,四百載至今,名為‘皇帝’之徒,有賢良幾人?”

“萬般權柄匯於一手,百世榮耀集於一身。”

荀或的眼神中流露出肉眼可見的鄙夷,無論這話是對是錯,被所謂大漢忠臣聽了過去,怕是要當場將他砍了洩憤。

可袁術很鎮靜,或者說諸侯之中,只有袁術會如此鎮靜。

作為歷史上最先稱帝的諸侯,袁術本就沒有對大漢皇權那種由內而外的崇拜。

有的時候很多看似巧合的東西,依舊是冥冥之中的必然。

“誰可以保證那所謂天子能自始至終保持賢明?大漢二十九位先皇已經向我們證明,只要是個人,就會犯錯,就會犯大錯,就會被矇蔽,漢武先帝與董仲舒欺瞞天下的謊言,現在也該到了揭穿的時候了。”

“你漢室天子自稱受命於天,與那黃巾亂賊所謂‘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有何不同?”

這個世界的漢室自稱受命於天其實比荀或前世還要理直氣壯一些,因為炎帝真的是神獸……

神獸都有著自己的特殊性,有著自己的“權柄”,炎帝能夠憑藉自己的吼叫讓火山噴發,也能平復大地熔岩的躁動,讓火山地震平息。

這是真正神獸才會有的“權柄”,唯一的問題是……這“權柄”不太好用來對敵,即便炎帝在洛陽下面搞一個火山出來打算噴死董卓,但等炎帝搞出來,董卓的耿鬼早就溜了,遭殃的只是洛陽百姓罷了。

如果像是固拉多那種真正掌控大地的一級神,董卓的耿鬼就算吸收了一千萬人的生命,也沒辦法與之爭鋒。

但治理天下的畢竟是人,和神獸無關,炎帝最多隻是一個象徵,想要成為真正的大地之神,遠不是大漢一國氣運能夠做到的。

“同樣的,皇帝能夠做到的事情,世家也無法做到,就比如你四世三公的袁家,千萬百姓的存亡,與三公之位,在你袁氏的眼中。”

荀或將問題拋給袁術,“孰輕孰重?”

袁術再次沉默,他想告訴荀或“百姓存亡為先”,但卻又無法拋開一個事實,那就是這次諸侯討董,就是他們袁家為了那朝綱權柄,與三公之位。

“這個問題其實不用主公現在回答,我相信終有一天,主公可以告訴天下。”

說著,荀或舉起茶杯,“我袁公路此生,以天下為公。”

一飲而盡杯中酒,荀或再度說道,“但主公沒有辦法保證後來人,一個人可以終其一生為了這‘天下為公’的崇高事業而奮鬥,但他的後人不能。”

“在這奮鬥的過程中,榮華富貴不過是他生命中的陪襯,但在他後人眼中,卻成了唯一。”

“若有一天主公為了天下之人坐上那三公之位,可後人卻也會為了三公之位忘卻天下百姓。”

“就好像終結亂世,帶來和平,有著崇高理想的帝王,他的後人遲早會忘卻這理想,只看到那王位。”

“追尋權利、金錢、財富、榮耀,這些都沒有錯,保境安民,征戰一生,為國奉獻之人也應該享有這些特權,也應該能夠將這些特權傳承後世。”

“但是……”

荀或眼神凜冽,他現在所說的,其實就是袁氏的縮影,四世三公的袁氏,或許從最開始的時候的確如同荀或所言,但到了最後,到了他們這一代。

四世三公卻成為了袁氏看中的,必然的囊中之物。

戰爭也好,亂世也罷,袁家的第五世,袁紹和袁術必須要成為三公。

這,已經成了袁氏的執念,彷彿成不了三公便愧對先祖。

“我明白解若的意思。”袁術的眼神沒有避讓,也沒有羞愧。“但這的確是我袁氏的驕傲。”

“如果真的有能力,那麼五世三公,代代三公也無可非議,但是主公,您和您的哥哥,真的達到了三公應該有的能力了麼?”

荀或說道,“你們究竟是靠著自己達到的,還是靠著依附於袁家的各路官員達到的,即便是現在的董賊,當年不也是袁氏舉薦的幷州刺史,不也是因為有了依附袁氏的樣子,才能被召集到京畿的麼?”

“亂天下者——袁”

“我這麼說,似乎也不算給主公父輩扣帽子吧?”

當今天下,知道董卓和袁氏關係的人不多,知道了還敢當著袁氏繼承人面說出來的……

只有荀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