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知道這世界上最大的謊言是什麼嗎?”荀或如是問道。

袁術思索了片刻,隨後撓了撓頭,很明顯他並不知道。

隨便換一個諸侯都能講出一番東西,即便不知道,也要為了面子說些什麼,但袁術沒有這種顧慮。

“黎明百姓厭倦了戰爭,於是某位明君站了出來,領導眾人走向和平。”荀或指了指袁術,嚴肅的說道。

“在這亂世之中,你、你的哥哥、董卓、曹操、劉虞、劉焉、劉表乃至聯軍中最不起眼的那個劉備,任何一個人終結了這個亂世之後,史書大體都會這樣記載。”

荀或展顏冷笑,“可實際情況是,大部分的黎明百姓都死完了,所以和平就能夠到來了。”

荀或將自己和袁術那裝酒的茶杯放在案几之上,往一個茶杯中注滿酒水。

“天下的土地一共就那麼多,總有種完的時候,而天下的黎民百姓會越來越多,如果說一畝地能養活一個人,那麼在可以用三四畝地養一個人的時候,和平便會到來。”

即便茶杯已經盛放更多的液體,但荀或依舊沒有停止注酒的動作。

“可人會增長。”

說著,荀或又拿出兩個茶杯。

“一對夫妻如果從十五歲開始生產,按照三年一胎,三胎裡面死兩胎,20歲前三個裡面死一個的標準來計算。”

荀或這是和平年代的最低標準,十五年生五個小孩,夭折兩個。

“這對夫妻三十歲的時候,至少能有兩個活下來的孩子。”

荀或將原本一個杯子中的酒倒入其他*****妻子和孩子的杯子之中。

“不過這是第一代人,所以還有富餘。”

荀或又把所有杯子用酒水填滿。

“這是十五年,也僅僅只是十五年。”

社會資源不再增長而人口依舊持續增長是每一個朝代走向覆滅的最根本原因,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死人就行。

朝代更替之後的盛世繁榮都和死了一大批人有著直接的因果關係,盛世一般只出現在一個朝代的前期,中期和後期基本不會出現,除非又出於某種原因死過一批人。

諸子百家,沒有任何一個學派講過這種東西,這讓袁術直接愣在了那裡。

“除此之外,還有日益龐大的貴族、官員、世家等上層群體,以及為他們服務的,脫離了農耕的中層階級,再加上和平時期死亡率的下跌,嬰兒出生的增加。”

沒有人會去計算這種東西,如果按照荀或的演算法,盛世的每一分成就,人丁的每一分興旺都是將整個國家往深淵推進了一步……

那平定亂世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休養生息等待四百年再來一個亂世?

“解若,這……”袁術聽得有些糊塗了。

雖然沒有怎麼聽明白,但從袁術的直覺來說,他感覺荀或所言的確很有道理的樣子。

“所以,解若你的意思是,治世的根基在於人口?”

荀或點點頭,“正是如此,想必主公此刻還有很多疑問。”

微笑著將茶杯中的酒水全部倒在地上,一腳踹翻了想要過來舔地上酒水的甲殼龍,荀或一邊面不改色的揉了揉腳,一邊對著迷茫的袁術繼續忽悠(劃掉)說教。

“關於主公的疑問,其實都可以用兩個問題概括。”

荀或指著案几上的一個茶杯。

“人口”

隨後,又指了指另一個茶杯。

“資源”

將兩個茶杯推到袁術的面前,荀或繼續問道,“主公可知道北方遊牧民族為何屢屢南下劫掠,從無斷絕?”

雖然沒有去過北方,但袁術對這個問題還是能回答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