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抵達汜水,紮營預備(第2/2頁)
章節報錯
或許,這就是出生豪強的優勢,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磨平的優勢。
然而這在百年異色九尾子川面前還不夠看,“若我所料不錯,這荀解若從一開始就謀劃的是這一刻,城關之外五里紮營,還是在對方有著名震天下的西涼鐵騎面前。”
“這份膽略和智謀,比之張良、韓信也不遑多讓。”
隨後,子川又想了一個問題拋給了劉備,“玄德,若是在之前,有人告訴你十萬大軍可以在一個時辰之內安營紮寨,你信是不信?”
古代紮營很有講究,但在怎麼講究也不會有現代講究,荀或給安排的營帳更是如此。
營帳數目實際上少於十萬人應有的數目,被編制巡邏和哨卡警戒的部隊都是幾隻隊伍共用一個帳篷。
你也別指望一個帳篷就睡十來二十號人,就按照沙丁魚的塞法,反正過段時間人就沒那麼多了,白馬義從可能過的好點,但也就那樣,諸侯之類的倒是可以享受,但諸侯就那麼幾個,比起十萬大軍絕對是少數。
雖然荀或的理想是將來的大漢人人如龍,但對於現在的大漢,對於這些可以稱的上無辜的將士,他只能在心底說一聲一點也不真誠的“抱歉”。
拉屎拉尿的處理方式也很簡單,隨便找一個陷馬坑就可以解決,古代也根本不用考慮什麼環境衛生問題。
但兩個小時,搞出一個可以抵禦騎兵衝鋒的營寨,這在古代簡直可以稱的上是奇蹟。
而純種古代人劉備自然知道這其中的困難之處,“第一日紮營之時,十萬大軍用了整整一天,後來還是盟主出手安排才讓這時間漸漸縮短。”
“想來,這定然是丞相深謀遠慮,相信不用等到兩月過後,我等就能攻克這汜水關。”
此刻,劉備充滿著自信。
對大漢的自信,對自身血脈的信仰。
“你有信心當然是好事。”子川笑著說道,“不過我們現在先要將營盤外圍的陷馬坑挖好。”
此刻,聯軍大營的駐紮地點已經到了。
距離汜水關口5裡,也就是兩公里不到的位置,在這裡已經能夠比較清晰的看見汜水關了。
因此,劉備直接朗聲下令。
“眾將聽令!”
“雲長、翼德,你二人各率一千人馬遙相策應,其餘眾軍散開,下馬挖坑!”
關羽張飛抱拳稱是,旋即便率領各自麾下的一千騎兵向著汜水關的方向奔襲而去。
雖然劉備帶了五千騎兵,但這之中有戰鬥力的僅僅只有兩千,剩下三千不過是被荀或訓練出來,不會從馬背上掉下去的工程步兵。
這些工程步兵的用途和選拔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挖坑!——大小適中、深度合適、散佈無規律的坑。
而此處挖坑其實並不困難,因為現在是冬季,而這一片原本就是良田,並非什麼堅硬泥土地,洛陽鏟一插一扭一拔,一個小臂粗細深淺的坑就挖出來了。
隨後將泥土倒在一邊,再繼續用洛陽鏟擴大這個坑,直到能夠讓一個人站在坑中,坑的深度沒過小腿一半為止。
而剷出來的土便堆在一邊即可。
如果大軍需要拔營,就事先派人將土填進坑中即可。
如此往復挖坑,密佈十米二十米的範圍,任何騎兵衝鋒到此都要跪,而且是字面意義的跪。
就這樣,三千人花了兩個小時,將所有的坑都給挖完了,組成了一條坑人防線。
在坦克出現之前,這條防線將是任何高速機動部隊的夢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