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家獨大之始(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河流封凍期作戰,水師難以有效支援,對鎮江、寬甸地區的特戰營,就很是不利。
如果能得到朝鮮的幫助,就相當於有了更加穩固的後方基地。而憑建虜現在的實力,想要攻伐朝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況,郭大靖不讓特戰營與建虜硬拼,卻不是不戰。
大批糧彈物資都轉移進山林中的密營內,特戰營將化整為零,憑藉有限的兵力,依靠遼東有利的地形地勢,使攻入遼東的建虜陷入到泥沼之中。
郭大靖要在鎮江呆上一段時間,把遼東的佈署調整完畢,也藉機把自己的理論和經驗傳授給特戰營將領。
說是游擊戰,又不完全是。在特戰營的兵力尚嫌不足的時候,能夠在遼東牽制住建虜,使其如芒刺在背,卻難以拔除。
“可能到明年春天,東江軍的兵力便會大幅增加,你們的擴充和訓練也應該完成了。”郭大靖雖然不是絕對確定,但卻表現出相當的信心。
此戰過後,郭大靖從毛承祿和李維鸞的兩個協中,各自抽調了兩千人,補充進特戰營,使特戰營的實力又有所提升。
對於特戰營的偏愛,毛承祿和李維鸞看在眼裡,也沒有太過反對。因為,郭大靖會給他們更大的補償。
回到遼南後,招募士兵補充戰損,這還不是兵力大幅增加的主要手段。
郭大靖終於要對遼鎮下手了,別光吃飯不幹活兒。藉著此次大捷,郭大靖已經寫好奏疏,請已經登船返回遼南的方正化轉呈崇禎。
對於分化瓦解遼鎮,或者是削弱壓制,郭大靖認為崇禎也是這樣的心思,他不過是投其所好,並出謀劃策罷了。
如果崇禎批准了,郭大靖就有把握,到明年春耕時,先從遼鎮挖來萬八千人補充進東江鎮。
馮西建、王前等將領認真地聽著,對於遼東的戰略走向,終於能夠確定下來。獨當一面的重任,讓他們既激動,又有些忐忑。
馮西建很期待地望著郭大靖,說道:“毛帥坐鎮遼南,郭帥要是能坐鎮遼東,那就太好了。”
郭大靖擺了擺手,笑著說道:“你們足堪重任,不必本帥指手劃腳。建虜已經頹勢難挽,你們便是萬一有所挫敗,也不會影響大局。所以,儘管放膽去做。”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糧彈物資,還有馬匹,會有充足的供應。建虜冬季便是不發動,你們也要有所行動。總部那邊,會進行牽制,儘量配合你們。”
遼南、遼東兩個戰區,原來是一主一次。但在今冬,郭大靖卻要變一變。
當然,真正的決戰打響的時候,主角還是遼南的數萬主力部隊,以泰山壓頂之勢北進,在遼沉地區與建虜展開最後的戰鬥。
馮西建笑了笑,徵詢道:“郭帥,建州空虛,我部是否要盯著敵人弱點,繼續對其進行打擊?”
郭大靖的手指輕輕叩擊著桌桉,似乎在思索,半晌展顏一笑,說道:“如果我是多爾袞,既然兵力不足,建州已毀,索性便放棄,只守赫圖阿拉,其它地方就讓它變成荒蕪人煙的無人區。”
無人區?!幾名將領互相看了看,臉上都露出瞭然之色。
如果特戰營再從鴨綠江走故道襲擊建州,幾百裡的荒蕪地帶便是巨大的阻礙。不僅道路難行,糧彈物資的運輸更是困難。
這樣一來,不僅節省了兵力物資,也基本上抵擋住了東江軍繼續利用建州讓建虜流血。
“當然,這要看建虜的具體佈署,你們可相機行動。”郭大靖又補充道:“計劃根據形勢而變化,這是永遠不變的原則和宗旨。”
如果多爾袞繼續硬撐,哪塊地方也不肯放棄,那就繼續擇虛打擊,這沒什麼好說的。
機動靈活,郭大靖對特戰營的要求,與其他部隊是有所不同的。遼東與遼南相隔數百里,按照當時的通訊速度,不可能事事請示,遙控指揮也是死板僵硬,容易招致失敗的昏著。
“朝鮮義兵還是單獨建制?”王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如果能夠打散與特戰營合編,應該對作戰更加有利。”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本帥會與林慶業、崔孝一商談此事,至少會有部分朝鮮義兵能夠打散合編,但也要保留一個獨立建制的部隊。”
在朝鮮不能夠公開參戰的前提下,林慶業和崔孝一即便有沉器遠的支援,恐怕也會有很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