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守軍,糧彈充足,足以抵禦數萬建虜。”郭大靖並沒有吹噓,對梁房口關的防禦設施是非常的滿意。

並不是每座城堡都改建成稜堡,只是因為梁房口關並不大,條件也比較適合。而其它城堡或陣地的防禦,有壕溝、鹿砦等等,防禦能力也不遜色。

至於建虜的攻堅能力,郭大靖甚為鄙視。就算他們有火炮,也完全抵擋不住居高臨下的迫擊炮的遠端轟擊。

王徵感覺這趟遼南之行來得太值了,自己坐井觀天,還以為登州已經是大明的“西學堡壘”。可萬萬沒想到,東江鎮已經走得更遠,應用更加熟練。

“原來這便是稜堡。”王徵沿著城堞興奮地走著,拍著城垛口,又探頭觀察斜對面的城牆,伸手指點著,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原來如此,敵攻一面,守軍卻可兩面或三面夾擊。哪怕是躲到城牆下,也躲不過側面射來的槍彈箭失。”

“老式城牆的馬面雖也有類似功能,但其對外的一面,依然有射擊的死角,比不得這尖銳的角狀……”

郭大靖微笑頜首,看著這老頭兒興高采烈,卻也沒有鄙視人家大驚小怪的意思。

如果自己不是有著後世的知識和記憶,也應該是同樣的驚奇和興奮,甚至還不如人家。

在當時,王徵可謂是見多識廣,比那些酸儒文人強得太多。但礙於東西方的隔離,以及當時的資訊傳播速度,對西學也只能從書本,以及傳教士口中獲取。

“能打到三里遠,已經超過紅夷大炮,還是爆炸開花彈,在殺傷上也要強過紅夷大炮吧?”王徵停步於一門青銅迫擊炮前,注視撫摸,發出了詢問。

郭大靖澹澹一笑,說道:“兩種火炮在殺傷效果上相差彷彿,但在機動靈活上,迫擊炮卻要遠勝紅夷大炮。紅夷大炮發射時威勢驚人,卻又是自身的優勢。”

不能把紅夷大炮貶得太低,否則,向孫元化要火炮就顯得勉強。何況,紅夷大炮也確實有其自身的優勢。

“青銅所制,比紅夷大炮的鑄造更加簡單容易。”王徵點了點頭,說道:“待下官稟明孫大人,量其物力,多為東江鎮鑄造便是。”

不管是什麼火炮,只要是白給的,全都要。

郭大靖拱手謝過,又想起了野戰火炮,同樣是青銅材質,也比紅夷大炮的鑄造難度更低。

除了紅夷大炮,郭大靖準備在王徵返回登州時,迫擊炮和野戰火炮都送上樣品,請孫元化幫忙鑄造。

有上千門的各式火炮,再與建虜開戰時,先噼頭蓋臉地一通轟炸,再火槍戰陣和飛騎的衝擊,勝利也差不多能握在手中了。

當然,戰爭沒那麼簡單。可在絕對火力的壓制下,東江軍確實勝算極大。

況且,建虜目前所處的形勢,能夠機動靈活地戰術空間已經被壓縮得很小。

海州衛、遼陽,如果不算即將放棄的海州,沉陽也就只剩下了遼陽這麼一個緩衝的大城。

關鍵是沉陽不同於山海關,沒有退路可言。一旦被圍攻,據城死守的話,基本上是沒有外來援助,等於守死。

何況,老奴的墳就在沉陽城外,能棄之不顧嗎?要分兵兩處,一守城,一守墳嗎?

顯然,決戰之地就在遼陽。如果取勝,建虜如果

腦子沒進水,就只有一個選擇,扒墳掘墓,拉著老奴的棺材,向北方逃竄。

至於把棺材運進沉陽城中,與東江軍死戰到底。這卻是郭大靖最希望的,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建奴,更是建奴最愚蠢的滅亡之路。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進行檢視

第四百四十章 西學應用之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