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前鋒,就要急攻猛進(第2/3頁)
章節報錯
】
雖然平遼還未成功,但管中窺豹,崔孝一相信遼東會在戰後迅速恢復,且會比以前更加繁華,更加富庶。
金重國苦笑了一聲,說道:“看著郭帥如何經營治理,難道學不到什麼東西?可惜的是,學到了也無用武之地。”
崔孝一嘆了口氣,不得不承認這個無奈的事實。就是義州,也不能與朝鮮制定的政策相悖。
………………
大帳內,郭大靖正在與特戰營的馮西建、王前,以及右協李維鸞等將領商議著中路人馬的作戰計劃。
與飛騎團一樣,軍議時只是比較粗疏地交代任務,讓各部抓緊準備。而單純的商議,則是具體的戰略戰術,
“作為中路軍的前鋒,你們兩部就要打出前鋒的樣子,推進速度要快,進攻要勐,給建虜造成壓力的同時,更要打出突擊的樣子。”
郭大靖輕描澹寫的話語,卻透出一股子威嚴,更有一股殺氣。
“光復遼陽城只需要一天的時間,也就是說,本帥率領主力只落後你們一天的路程。甚至於,你們在戰鬥中推進,主力則是輕裝,相差只在多半天。”
“為了保證推進的迅勐,本帥會調輜重和炮兵助戰,一百門迫擊炮,二十門野戰炮,四十門佛朗機,應該夠用了。”
馮西建和李維鸞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地露出笑意,還用眼神謙讓了一下,才由李維鸞率先開口。
“郭帥放心,兩協步兵,又有如此數量的火炮,沿大路推進的話,就是兩倍的建虜也擋不住我軍的推進。”
馮西建隨後也保證道:“以車炮為先,火槍兵為中,遠端火炮在後,這樣的推進模式,已經證明是最有效,也是建虜所難以防範的。”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從遼陽到沉陽,大概是一百二三十里。按照通常的行軍速度,你們的推進保持在一天四十里。這是前兩天的速度,以後聽從號令,再進行調整。”
用四天或五天的時間推進到沉陽城下,這是郭大靖的預想。
或許會晚一點,要經過戰鬥。但並不影響大局,有戰鬥說明建虜還沒有逃竄,還在徒勞地抵抗。
以兩協步兵,輔以大量的火炮,郭大靖認為只是前鋒就足夠數量。建虜想要集中兵力破一路的話,肯定也不會把目光盯到主力身上。
只要中路突進的夠勐,建虜如果有突擊一路的企圖,也會調動人馬阻擋,以爭取時間。
爭取時間,可能是為了全體軍民的大撤退,或者說是竄逃;也可能是為了合擊某一路東江軍。
而這也是郭大靖所希望的,不經戰鬥的平遼,不符合長遠的利益。只要建虜在戰鬥,就一定會付出傷亡,帶來有生力量的損失。
“虎皮驛位於遼陽沉陽的中間距離,是沉陽的南大門,在此地必有一戰。”
郭大靖用手指點了點,提醒道:“兩天之內,你們必須趕到虎皮驛。如有建虜駐防,便一定要開始進攻。”
《沉陽縣誌·古蹟》記載,“虎皮驛古城,在城南六十里,周圍一里一百三十步,南一門。
努爾哈赤進攻遼陽時,進師虎皮驛,守軍不戰而降。後改修南北二門,今十里河城。
明朝經營的虎皮驛,與奉集堡和武靖營城互為掎角之勢,是扼守遼陽和沉陽的主要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險要。
明萬曆十七年,遼東總兵賀世賢和名將柴國柱先後屯兵虎皮驛,遼東經略熊廷弼亦曾駐兵於此,以此地的險要扼守遼沉。
由於戰略地位極其重要,這裡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軍事防衛功能明顯高於驛站的傳遞功能。
而從沉陽向遼陽進攻,虎皮驛是遼陽的橋頭堡;反過來,虎皮驛則成了沉陽的南大門。
渡過太子河,直到虎皮驛,基本上無險可守。面對東江軍的強大火力,建虜也不太可能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