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紅夷大炮的威力,親眼目睹的豪格還是很震撼的。

在他看來,如果敵人的紅夷大炮再多一些,勐烈轟擊下,什麼樣的城池也能炸開。

與紅夷大炮相比,城上的那些老舊火炮,簡直就是擺設。不僅被摧毀了幾門,以後估計也發揮不出什麼作用。

如果大金也有這樣威勐的火炮,寧遠和錦州又豈能攻之不克?在與東江軍的作戰中,又豈能被動挨打?

“東江軍的全部人馬,盡在遼陽城下,每天人吃馬嚼,再加上彈藥消耗,其後勤壓力可想而知。”

塔瞻算是奴酋們比較有信心的,應該是沒經歷過鞍山堡之敗的無知,也或許是在安慰主將豪格,“奴才以為,不到一個月,他們就支撐不住。”

豪格微微頜首,說道:“差不多有十數萬人馬,糧草物資的消耗,確實相當巨大。堅守月餘的話,也非易事。”

鞏阿岱說道:“敵人要攻破堅城,也不是那麼容易。我軍背水一戰,眾志成城,這卻是敵人的失策了。”

圍三闕一,是兵法要義,也是建虜常用的戰術。就是給敵人造成還有一線生機的僥倖,不能拼力死戰。

在奴酋們看來,擊退阿濟格,四面圍城,倒是東江軍的失策。

豪格心中暗歎,敵人的失策,卻是他和守軍的非死即生。如果可能的話,他倒是希望能有一條退路。

轟,轟,轟……連續的巨響再次爆發,地面都在顫動,又一輪炮擊又開始了。

城南的火炮陣地上,白煙陣陣升騰,炮兵們忙碌著裝填、點火,將一顆顆炮彈砸向遠方的城牆。

城牆處磚屑橫飛,塵土飛揚,城下也堆積起了碎磚亂石和土灰。但要在高大厚重的城牆上開啟缺口,顯然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

“若是有百十門火炮,兩三天足以破城。”崔孝一和幾名朝鮮將領趕來觀摩,為火炮的威力所震撼,卻也得出了比較準確的結論。

崔孝一摸著臉上的鬍子,緩緩說道:“東江軍不可能沒有那麼多紅夷大炮,但運到前線的卻不多。顯然,他們還有別的破城之術。或者,後方還會不斷地運來。”

“不管幾天,遼陽城是守不住的。”金重國笑了笑,說道:“崔大人所言極是,東江軍確實有更厲害的破城之術。現在的炮轟,不過是迷惑建虜罷了。”

金重國在東江軍中的時間很大,不僅參加了東江軍的援朝作戰,還在東江軍中學習操炮之術,還當過一陣子軍官,對東江軍的瞭解很深。

儘管東江軍使用坑道爆破的戰例寥寥無幾,但金重國恰好參加過一次,印象極為深刻。

崔孝一若有所思,說道:“某記得在丁卯胡亂時,郭帥身為小旗官,便在攻破龍川時建功。聽說是火藥轟城,難道此次又能用上?”

金重國說道:“不是太一樣,但原理應該差不多。崔大人可向郭帥請求,破城之時容許我等觀看。親眼目睹,最是真實,也最是震撼。”

崔孝一心癢癢的,沉吟了一下,點頭答應。

作為客軍,也是友軍,郭大靖對朝鮮義軍還是比較禮遇的。這種能開眼界、長見識的請求,應該會答應。

“建虜倡亂,殃及我國。十數年啦,終於到了要結束的時候。”金念良甚是感慨地說道:“遼東平定,我國軍民也能安享太平。”

崔孝一暗自嘆了口氣,對這個樂觀的結論不表贊同。他身處高位,對朝鮮朝堂的情況瞭解得更多一些。

沉器遠越來越有廢舊立新的傾向,積極拉攏中下級的軍官。林慶業和崔孝一便是他看好的重點人物。

而且,沉器遠作為親明派,在對待建虜的態度上,甚讓毛文龍滿意。他還把兒子送到明朝為官,就更多了個護身符。

“不知道朝鮮一旦政亂,郭帥會持何態度?”崔孝一擔心東江軍插手,這樣的話,性質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