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軍民齊心,建虜之困(第3/3頁)
章節報錯
多爾袞的臉色凝重,與剛剛的議政會議上鎮定之態大不相同。顯然,他對形勢的判斷,可能還要更嚴峻一些。
從他的問話便能判斷出來,沒有考慮東江軍是否會因為糧彈物資問題而停止進攻,讓後金能熬過這個冬天。
眾人也心裡清楚,就算挺過今冬,明年怎麼辦,可能會更麻煩。春耕怎麼辦,是幹還是不幹?已經開始了遷徙,難道再搬回來?
或許今年不能平遼,明廷會對東江鎮改變態度,支援的力度減小。
但這好象並不能改變東江鎮繼續發展壯大的勢頭,多爾袞也覺得不能依靠這個空虛不現實的幻想,來制定策略。
曾經的待變,等來的卻是東江鎮的越來越強大,多爾袞對此已經徹底失望。
多鐸坐在椅中,年紀雖小,身份卻很尊貴,微皺著眉頭說道:“遼陽城池經過修繕加固,又有數萬人馬堅守,我估計守上兩三個月應該沒有問題。”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就算兩三個月守不了,一個月總不困難吧?”
一個月的時間,足夠建虜秋收,在糧草物資上得到緩解。但這個樂觀的估計,多爾袞並不是很有信心。
圖賴見多爾袞的目光移過來,躬身奏道:“奴才以為當作兩手準備,才能以策萬全。一個月也好,兩三個月也罷,想要扭轉頹勢,恐怕很困難。”
停頓了一下,他繼續說道:“現在遷民避禍,既是形勢所迫,也是為日後作了準備。如果沒有大的意外的話,大金實施戰略後退,應是明智之舉。”
對未來的悲觀,圖賴和多爾袞是一樣的。現在的苦撐,也不過是儘量保持後金內部的穩定,不致造成太大的混亂,甚至是崩潰罷了。
李永芳心中暗歎,沉聲奏道:“阿濟格貝勒已經率軍退過太子河,遼陽便成一座孤城。要想牽制東江軍全軍,顯然是不可能的。”
“東江軍總的兵力已經超過十萬,五六萬圍困遼陽,還有四五萬能夠抽調出來,這卻是要重點防備的。依著郭大靖的性格,既然提前發動,想必不會輕易收手。”
多爾袞沉吟了一下,說道:“本汗王也是有慮於此,才感到為難。從情報上看,敵人不僅要攻城佔地,還要儘量消耗我大金的人力。”
後金人口少,底子薄,這個弱點已經被郭大靖牢牢抓住,並在實戰中予以不斷放大,使多爾袞很是頭痛。
東江鎮背後可是子民億兆的泱泱大明,損失的兵力,很快就能補充。
可建虜卻是越打越少,不僅作戰捉襟見肘,耕種生產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甚至是陷入停頓。
如果東江軍只追求佔地奪城,多爾袞覺得還好對付一點。甚至於能夠找到其急於推進的破綻,集中兵力打上一場兩場的勝仗。
多鐸搖了搖頭,說道:“既然還要打下去,我覺得就不能考慮太多。否則,瞻前顧後、計算傷亡的仗,還不如不打。”
對於阿濟格輕易地退過太子河,多鐸是心中不滿的。不盡全力地打上一場,反倒讓敵人看出缺陷,更加肆無忌憧地用兵。
是打一場大戰,敗也敗得乾脆;還是不斷地被消耗,士氣民心也因此衰落,讓敵人氣焰更盛,這是多鐸和多爾袞的思維不同之處。
多爾袞輕撫著額頭,苦笑了一聲,說道:“如果是以多敵寡,自然可以盡全力而戰。可面對敵人的優勢兵力,還要硬拼死戰,恐怕就不明智了。”
】
“從本溪到連山關、摩天嶺,再到遼陽和太子河,東江軍都是以多打少,充發發揮兵力優勢,使我軍難有有趁之機。”
多爾袞無奈地解釋,終於是忍不住嘆了口氣,說道:“郭大靖用兵謹慎,難有破綻可抓啊!”
他何嘗不想個個擊破,重演薩爾滸之戰的經典和輝煌。但現實的條件,以及東江軍的穩紮穩打,讓他無隙可乘。
最重要的是今時不比往日,薩爾滸之戰時,建虜只有一個建州,兵力人口集中,在小範圍內機動作戰,確實有內線的優勢。
可現在,東江軍發動的時候,遼陽要守,沉陽要守,連山關和本溪,也要守。佔的地盤太大,與兵力不成比例,又哪裡去抽調足夠數量的機動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