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步兵炮兵對騎兵(第2/3頁)
章節報錯
東江軍的前協則以梅花型錯落的空心方陣迎戰,每陣三百人,全部是火槍加刺刀,再配備兩門佛朗機炮。
實戰證明,這種三百人的小陣佈置起來最為快速,也能夠對各種地形有很好的適應。
戰陣的人數多了,顯得很壯觀,但限制也多。而且,小戰陣的優勢就在於被擊潰數個,對整個體系的影響也不是決定性的。
建虜騎兵或直或斜,衝向敵陣,準備先用箭雨給敵人造成殺傷和混亂,再趁機衝撞砍殺。
按照建虜總結的實戰經驗,混合打法應該是最為有效的。也就是騎射、步射、肉搏近戰,打到什麼程度就用什麼戰法。
說白了,就是始終在戰鬥。人在馬上,就用騎射或衝撞敵陣;落馬後,便用步射,或步戰殺入敵陣,與敵近戰廝殺。
這樣的戰術打法,就是給敵人造成持續的壓力,使敵人不能從容地發揮火力,尤其是遠端火炮的優勢。
其實,什麼混和打法,就是建虜萬般無奈之下的亂戰模式。光靠一種戰術,已經無法動搖東江軍的戰陣。
“衝啊,殺呀!”建虜騎兵發出狼嚎般的叫聲,向前衝鋒,馬速越來越快,蹄聲如雷,大地都在顫動。
重火槍的轟鳴率先響起,不管是人是馬,只要中彈,便是非死即傷。血花迸濺,人喊馬嘶,不斷有建虜騎兵人仰馬翻。
“開火!”炮手在軍官的吼聲中點燃了引線,佛朗機炮噴出密集如雨的霰…彈,建虜騎兵倒下一大片。
箭失激射,建虜用手中的弓箭予以還擊,給東江軍官兵也帶來了死傷。
炮手以最快的速度的更換子銃,點火發射。兩門佛朗機不斷轟鳴,在陣前打倒一片接一片的建虜人馬。
人和馬的屍體阻擋了建虜騎兵的衝擊速度,戰陣中的輕火槍也開始了轟鳴。一排排鉛彈激射而出,白煙升騰,整個戰陣如同噴火冒煙的怪獸。
迫擊炮和火箭調整了仰角,將密集的炮彈傾瀉在建虜衝擊的路段,爆炸一個接著一個,煙火迸現中人仰馬翻,一片混亂。
“殺,殺呀!”還是有建虜衝到了近前,與火槍兵廝殺在一起。
槍刀交擊,槍聲轟響,一個個生命在瞬間逝去。血肉橫飛,血花綻放,敵我雙方激烈而殘酷地戰鬥。
東江軍將士打得頑強,建虜也是悍不畏死,戰局一直陷入僵持,似乎建虜還要佔著上風。
其實,這是一種錯覺,由於騎兵的衝擊聲勢大,才會認為他們壓制著步兵在打。
如果從傷亡上看,東江軍勐烈的火力打擊,將士們英勇地奮戰,建虜並沒有佔到便宜,反倒是高於步兵。
最前面的三個步兵戰陣終於抵擋不住建虜的勐攻,剩餘的百八十人敗退。好在,他們還牢記著原則,沿著數個步兵戰陣的空隙鑽了過去。
但他們的流血犧牲不是沒有意義,挫折了建虜騎兵的衝擊氣勢,使得戰場上橫七豎八地倒臥著人和馬的屍體,阻礙著騎兵的馳騁。
“開火!”同樣的怒吼,同樣的命令,追擊的建虜遭到了同樣的勐烈打擊,密集如雨的霰…彈迎面激射,橫掃著擋在面前的一切生物。
迫擊炮在怒吼,成群的火箭掠空而過,在建虜騎兵中,在秋天的土地上,迸現出一團團煙火,炸出一個個彈坑。
建虜騎兵的馳奔越來越困難,地上的阻礙太多,騎在馬上的目標又大,被火槍火炮擊中的機率也高。
三個步兵戰陣被擊潰,可也消耗了建虜衝擊的動能,在面對另幾個步兵戰陣時,建虜顯出了頹勢,傷亡直線上升。
毛承祿舉著望遠鏡,冷冷地觀察著戰場。建虜從騎兵到步戰,終於陷入到了殘酷的消耗戰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江軍在兵力和火力上的優勢,顯現得會更加突出。建虜則象“勢不如穿魯縞”的末弩之前,越來越喪失騎兵的優勢。
“稟報將軍,右協已經展開包抄,將從側翼發動反擊。”通訊兵飛馬來報。
毛承祿放下望遠鏡,沉聲道:“通報李將軍,介時我軍也將發動反攻,爭取擊潰建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