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激戰遼陽(第1/3頁)
章節報錯
既然原定的作戰計劃就是堅守,豪格作出這樣的決定,也就一點都不意外了。
在不知不覺當中,東江軍和建虜在心理上已經起了變化,優勢和信心逐漸轉到了東江軍這邊。
這是用數次勝利累積起來的成果,對建虜來說,則是不斷失敗所造成的創傷。
騎射的自信心喪失大半,攻堅的信心基本沒有。那就只剩下倚堅防禦,藉助肉搏近戰的優勢來抵擋發展壯大得不敢置信的東江軍了。
豪格採取了繼續堅守的策略,以不變應萬變,堅持之前制定的作戰計劃,倒也無可厚菲。
左協在劉興治的指揮下,在城西安營紮寨,挖掘戰壕,先立穩根據,再視情況而定行動。
確切地說,左協只是在城西靠南的一側,並沒有全線鋪開,在寬大的正面對城西形成全面的包圍。
儘管如此,對於建虜的不動如山,劉興治等人還是稍感意外。
“將軍,建虜看來是不會出城來攻了?”一個軍官露出鄙夷之色,對劉興治說道:“沒想到建虜已經如此懦弱膽小。”
劉興治澹澹一笑,簡短地總結道:“軍心怯耳!”
這四個字是曾經對遼鎮的精僻評價,面對建虜,只能是龜縮城中,倚仗城牆和紅夷大炮堅守不出。
現在的建虜與遼鎮已經相差不多,儘管在戰力上,還是遠勝遼鎮。
“可惜,不能予敵痛擊。”軍官遺憾地搖了搖頭,說道:“炮兵白準備了,真是不太甘心啊!”
劉興治沉聲道:“有備無患,不能說是白費。越是勝利在望,就越不能疏忽大意。既然建虜龜縮不出,倒也給咱們節省了時間,能夠大大加快穩固營寨的進度。”
伸手指了指,劉興治繼續說道:“現在是兩面,建虜還不至於驚惶。等到四面被圍,他們就成了甕中之鱉。遼陽一仗,就是決戰,平遼勝敗皆在此地。”
“末將明白。”軍官躬身施禮,說道:“這便去督促士兵,加快速度。”
劉興治點了點頭,把目光重新投向遼陽城。
戰事至此,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只等最後的轉折點,或者說是爆發點。
不管是前、右兩協和飛騎團擊敗建虜的機動兵團,還是遼東的東江軍突破連山關、摩天嶺,抑或是攻佔本溪,都將使戰局一下子明朗起來。
到那個時候,遼陽守敵差不多也就陷入了絕境,死守遼陽則變成了守死,再無翻盤的機會。
而沉陽的建虜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再趕來增援解圍,且不說還有太子河的阻擋。現在不是冬季,水師只要十幾艘炮船,就能粉碎建虜渡河的企圖。
在劉興治看來,戰局目前就已經明朗。除了遼陽城下的戰鬥外,其它戰場上都是以多打少的局面,取得突破不過是時間問題。
所以,對遼陽城的圍攻,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完成。建虜的猶豫傍徨,正使東江軍的絞索越收越緊,覆亡的命運很快就會註定。
“軍心怯耳!”郭大靖對於建虜的反應,也是搖頭冷笑,給出了經典又精僻的評價。
建虜出城反攻,固然會落得頭破血流的下場。但連城都不敢出,就更加讓人鄙夷輕視。
兩軍對戰,心理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武器裝備再好,也需要人來用;人無鬥志的話,也無法取得勝利。
“建虜敗局已定,這是早就顯現出來的。”方正化咧嘴笑著,信心十足的樣子,尖聲說道:“我軍有破城妙法,建虜還以為能守上數月,真是愚不可及。”
古代的攻城戰,既殘酷又耗時,守個一月兩月很正常,半年以上的例子也很多。比如錦州,建虜數次攻打,都在數月之久。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奴酋才會在遼陽投入重兵,以堅守消耗東江軍的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