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帥,是否還用坑道爆破。”土營統領耿名戰更加期待地向郭大靖投來目光,開口詢問。

郭大靖笑著點頭,說道:“那是當然。這種既能破城,又能大量殺傷建虜的戰法豈能捨棄不用?”

儘管遼陽城有護城河,但水可排掉,也可填出通路,對坑道爆破雖然增加了困難,但也不是不能克服。

當然,還有紅夷大炮,勐烈轟擊也能夠炸開城牆,打出缺口。

不管是哪個戰術打法,在大決戰中,郭大靖都會使用。一戰而打斷建虜的嵴梁,使其成為垂死的癩皮狗,再也無力組織大兵團作戰。

按耿名戰的職級,參加這樣的高階別軍事會議,已經算是破例。他心裡也明白,郭帥必有安排,才會特意讓他參加。

現在,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他也放下心來。平遼大戰,既是土營表現的機會,也是不多的機會,他自然要極力爭取。

“為了讓遼陽之敵放心死守,對於城內的轟擊暫不進行。”郭大靖的手指輕叩著桌子,緩緩說道:“諸位都知道我軍平遼的標準,可不光是攻佔遼沉那麼簡單。”

說著,他轉向劉興祚和劉奇士,開口問道:“飛騎團要做隨時出擊的準備,可能是保護我軍派出部隊堵塞護城河來水,也可能是全部出擊,攻打建虜的機動兵團。”

“郭帥放心。”劉興祚躬身領命,說道:“有步兵協助,合擊建虜機動兵團,獲勝把握極大。”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我部明日便可展開行動,偵悉周邊地形,驅逐建虜遊騎,或者與建虜展開規模不大的戰鬥。”

郭大靖點了點頭,知道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估算著時間,水師也將在近日出現在遼陽的周邊。那個時候,建虜的機動兵團就要轉移注意力,對遼陽的呼應支援,也會大幅削弱。

從總兵力上看,東江軍佔據著優勢。但在遼陽城下,卻並不明顯,主要還是要看周邊的友軍進展情況。

如果特戰營和朝鮮軍能夠儘快攻破本溪,完成對連山關之敵的包抄,並予以重創或殲滅,那形勢就大不一樣了。

郭大靖也是在等待,兵臨遼陽城下,牽制住建虜主力,為其它戰場的部隊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本溪、連山關,再加上遼陽周邊、渾河沿岸,這是三場戰鬥。如果能消滅建虜將近一半的人馬,將是郭大靖非常滿意的結果。

在每個戰場,東江軍都是以多打少,除了遼陽。但遼陽城下的三個步兵協,火炮眾多,結寨安營後,建虜已經不敢發動進攻。

三場以多打少的戰鬥結束後,遼陽守敵將面對的是遠超他們的兵力。且退路被斷,只有最後被全部消滅的下場。

五六年的時間下來,建虜的不斷戰敗和損失,終於出現了難以逆轉的後果。

兵力不足,戰力下降,卻還要佔著遼東富庶之地,貪心不足的惡果終於全部顯現出來。

“本帥最擔心的是建虜倉惶北竄,卻還保留著寇邊襲擾的實力。”

郭大靖提醒著劉興祚,“飛騎出擊,不僅要與前協、右協合力擊敗建虜的機動兵團,更重要的還是切斷遼陽之敵的退路。”

遼陽城其實並不能阻止東江軍的繼續前進,比如繞城而過,向沉陽進發。但這種低階的錯誤,郭大靖是絕對不會犯的。

估計也有很多人曾經有過疑問,古代打仗為什麼非要攻下當面的城池,才能繼續向前推進。

其實,不僅是古代,就是近現代,繞過敵人據守的陣地,給自身的後勤留下破綻的戰例,也是極少極少的。

沒錯,主要就是保證後勤運輸的暢通,使部隊軍心穩定。除非兵力十分雄厚,能夠將城池圍得牢固,向前運送糧草物資不受襲擊或切斷的影響。

但對於東江軍的遼南主力來說,有水路運輸的保障,對於後勤問題,便不是十分擔憂。

而且,飛騎繞過遼陽城,與水路而來的兩個步兵協合擊建虜,也將是一場短暫而激烈的戰鬥,水師攜帶的物資糧草足夠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