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沿著渾河前進(第2/2頁)
章節報錯
“郭帥率軍攻克鞍山驛,並向遼陽推進後,在長寧、長定兩堡附近登陸,應該是最為安全。”張燾對渾河沿線的情況差不多瞭然於胸,向毛承祿作著介紹。
“如果繼續北航,離遼陽較遠,在黃泥窪、長安堡登陸,可向西南方向推進,切斷遼陽之敵退路,但與主力的呼應配合,就要困難一些。”
其實,沿著渾河繼續航行,可在柳條寨、武靖營登陸,直接阻斷遼陽、沉陽之間的通路。
甚至於,可直逼沉陽,搗毀敵老巢,從而以最快的速度擊敗建虜,迫使其向北竄逃。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可能,實際上的難度,則是越遠越大。
畢竟,水路的勘測不是全部,最遠也只到達過長安堡。水情不明,對於水師自然是較大的風險。
而黃泥窪、長安堡、長寧堡、長定堡等地,都是遼東長城關隘的一部分,將遼河套擋在外面。
遼河、渾河水運的糧餉物資,在明朝的初中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供給遼東軍隊的。
說白了,在這些堡寨附近登陸,是最為保險,最為方便的。而渾河的大部分流域岸邊泥濘,人馬難行,對步兵登陸、物資運輸,都是相當困難。
所以,張燾傾向於前兩個登陸地點。至於柳條寨、武靖營,情況不明,太過冒險。
毛承祿也知道這些情況,儘管他心裡是希望越深入越好,但也要考慮到水師的困難,以及步兵在哪裡登陸更加有利。
“如果長安堡可以的話,還是要更好一些。”毛承祿比較小心地說出了自己的意見,“登陸後不需大距離的行進,便能截斷遼陽建虜的退路。”
張燾微微頜首,說道:“那我現在就派出快船,前往勘測。如果可行,我軍便在長安堡登陸。”
要配合主力,自然是把建虜的精銳騎兵調得離遼陽越遠越好。
同樣,飛騎團出動,與登陸步兵共擊建虜機動兵團時。在相距較遠的戰場,建虜的精騎也無法得到遼陽守軍的協助。
水師的相對自由行動,是建虜所難以防範的。這也是多爾袞一直擔心的原因,不敢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遼陽,與東江軍決死一戰。
除了航道的情況不明,以及登陸的便利與否,基本上沒有其它困難,這也是水師面對建虜的厲害之處。
同樣,水運糧草物資,也是最快捷、便利、節省的運輸方式。如果航道和水情沒有問題,沿著渾河能夠直接到沉陽,再到薩爾滸,直至清原。
也就是說,水路運輸物資,能夠緊跟東江軍的進攻步伐,不用太過擔心後勤方面的問題。
這也是東江軍大舉發動,並要一舉平遼滅虜的底氣所在。後勤問題能夠解決,就算不能以戰養戰,也不擔心糧彈不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