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方公公轉播戰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方正化趕到前方,見到郭大靖時,果然是帶著埋怨的口氣。因為,在他得到的訊息中,總攻將是一個月之後,秋收完畢才會開始的。
“兵不厭詐,這一點還請公公諒解。”郭大靖對此倒不介意,或者說他並不把方正化看在眼裡,微笑著解釋道:“對朝廷也是一樣的奏報,建虜獲得假情報才是肯定的。”
這有點貶損大明的防諜保密工作,別看什麼錦衣衛、東廠聽起來嚇人,但在對建虜的情報工作上,卻狗屁不是。
反觀東江軍,由於軍隊在前,百姓在後,建虜想獲得情報十分不易。甚至於,派進來的大多數諜子,都無法再與外面建立聯絡。
方正化對此倒是無話可說,事實如此嘛,他只能是無奈地解釋道:“入關的道路甚多,又有通夷的蒙古諸部,實在是難以防範。”
郭大靖也不想就此事深究,既然方正化已經認同瞭解釋,那就算是沒事兒了。他指揮打仗,方公公負責及時奏報,各安其事吧!
但對於大明內部的腐敗瀆職,郭大靖早已看得清楚明白。不僅僅是什麼通夷的蒙古諸部,最致命的還是大明的文官武將。
特別是邊關的守將,比如張家口、大同等地,皇商八大家那些漢奸歷史上是怎麼向建虜走私戰略物資的,沒有守關軍隊的配合,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
大明從上到下,文官貪婪愛財,武將貪生怕死,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到見怪不怪的程度。
】
這樣的腐朽,遍地都是宗藩、文官、士紳這樣的蛀蟲。即便沒有農民大起義,沒有建虜作亂遼東,也是末世景象,一個千瘡百孔的大明。
“今天的進攻就到這啦?”方正化瞭望著已被佔領的城外陣地,以及被大炮轟擊得城垣殘破的鞍山驛,覺得自己來得還不晚。
郭大靖笑了笑,說道:“就等著方公公到來,明日才攻破敵城,痛殲建虜。”
方正化嘎嘎地笑了起來,手撫在胸前,還真是以為自己不來,這城難以快速攻破。或者說,他是朝廷的代表,東江軍將士都要在他面前爭著表現似的。
其實,不管是郭大靖,還是其他的東江軍,對於朝廷,或者皇帝,並沒有多少的忠誠,更別說是感恩了。
這是歷次遭到打壓、歧視,甚至是漠視後,產生的本能心理。放眼大明,其他明軍恐怕還不如東江軍。
至少,在郭大靖的百般籌措之下,東江軍沒有發生太過悲慘的情況。
反觀其他軍鎮的明軍,很多人已經加入農民軍,向著腐朽的大明,向著剋扣他們糧餉的朝廷,反戈一擊。
“雜家準備獲勝一仗,或攻取一城,便派人急奏朝廷,讓皇爺心安,為東江將士表功。”方正化看向郭大靖,頗有些得意,為自己的這個創意。
郭大靖假作思索,展顏拱手道:“方公公此議極好。讓萬歲知曉我軍作戰之艱辛,將士之勇勐無畏,以及為國報效之心。”
方正化得到贊同,又是嘎嘎一笑,說道:“雜家正是此意。平遼滅虜,在大明亦是數得上的大事,豈能不聲不響,漠漠無聞?”
停頓了一下,他又感慨地補充道:“軍興十幾年,終於到了要結束的時候。心腹大患既除,軍民又能安享太平了。”
郭大靖點頭稱是,心內卻是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