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平遼,必勝(第2/3頁)
章節報錯
毛文龍失笑道:“這倒不是什麼大問題,可要那麼多宅院也無甚用處。沉陽還好,遼陽就算了。”
“聽老爺的。”沉氏倒不執拗,笑著說道:“可那個溫泉,還有大連,咱們都得有個別院。休閒度假,也有個去處。”
毛文龍笑著點頭,說道:“這些呀,其實都不用你操心,大靖就能安排好。”
沉氏眨巴眨巴眼睛,抿嘴笑道:“阿秀是個老實的,阿英卻與妾身一樣,愛玩兒,閒不住。只是她選的休閒好去處,就肯定少不了咱們的。”
毛文龍把頭仰在靠背椅上,微閉著眼睛,緩緩說道:“眼瞅著就要太平了,這麼些年的打熬,終是大功告成。冷不丁閒下來,可能還有些不適呢!”
“妾身教你打麻將啊?”沉氏的嬌軀偎過去,貼著毛文龍的耳朵柔聲道:“很好玩兒的。”
毛文龍感受著愛妾的溫軟身體,心中愉悅,笑了兩聲,把沉氏摟了過去。
………………
東江鎮已經不掩蓋即將平遼的資訊,也沒有刻意傳播,但軍人傳給百姓,很快就盡人皆知。
堂堂正正的發動,以碾壓之勢展開勐烈的進攻,這是既有的作戰計劃,也確實不用偷偷摸摸。
現在,郭大靖只怕建虜不戰而逃,而決戰的天時、地利、人和,卻還沒有完全滿足。
“再等一等,不要心急。”郭大靖翻閱著報告上來的各種資料,也反覆地提醒自己。
彈藥還不夠充足,訓練和整合還沒有完成,還有季節也不合適。強行發動,雖然也有勝利的把握,但付出的代價卻讓郭大靖難以接受。
馬上就要平定遼東,很快就要享受太平,儘量減少傷亡,讓更多的將士能夠功成名就,光榮退役,與家人享受安樂,便成了郭大靖極為看重的事情。
當然,十餘萬大軍分駐於遼南和遼東的要點,保持著要發動進攻的姿態,糧草的消耗很大,也不能夠持久。
“最多能堅持到年底。”郭大靖估算完畢,抬起頭緩緩說道:“這還沒算上秋收的緩解,時間上是足夠的。”
就算是年底發動,到明年春耕,也有三四個月的時間。但建虜同樣也能夠順利秋收,也能繼續強撐下去。
所以,秋收前發動進攻,是最合適,最厲害,也是建虜最不願意的時間。
與建州戰役差不多,除了能夠打擊消滅建虜,還能破壞他們的秋收,使其喪失與東江軍對峙的物資基礎。
這也是郭大靖謹慎性格的表現,如果戰事出現不可預料的意外,也要給予建虜在後勤供應上沉重的一擊。
生產力落後,人口少,建虜的弱點暴露得是如此明顯。其實,只要保持對建虜的軍事壓力,三年也足以拖垮他們。
“這就沒有問題了。”何可綱把另一份匯總的資料交給郭大靖,說道:“這是陳副帥派人送來的,今年的耕種資料。”
十餘萬大軍與建虜對峙,消耗的糧草物資也是龐大的。後勤供應上,即便有海外購糧,自身土地的收成,也是至關重要。
郭大靖展開閱看,連連頜首,面帶微笑。
資料匯總的相當詳細,顯示出政務工作是越來越細緻,越來越專業。不僅有各地耕種的畝數,還有各種作物的種植數量。
今年官府的指導是多種土豆和黑麥,玉米則有所下降。這兩種是耐寒作物,土豆更是高產,在不可預料的災害下,盡力保證產量。
但對於百姓,官府也給出了一定的寬鬆。比如,玉米的種植面積不能超過土地的四分之一。
玉米是高杆作物,對於百姓的生活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秸杆能夠餵養牲畜,還能和玉米軸作燃料。
所以,百姓基本上會把限額的土地都種上玉米,這也是官府沒有強制的原因所在。
“地方上的耕種,令人欣慰啊!”郭大靖笑著把資料遞迴,說道:“今年的軍屯也翻了一番,只要不出現大的災害,收成還是很有保證的。”
何可綱點著頭,說道:“郭帥,聽說今年對外採購的糧食,也創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