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民亂難平,遼東是活路(第1/3頁)
章節報錯
溫體仁想交好毛文龍,向崇禎表明武將封三公是有先例的,以打消皇帝心中的疑慮。
但崇禎卻還在猶豫著,他擺了擺手,說道:「容朕三思。」
溫體仁點到即止,見皇帝再無他事,便和梁廷棟一起躬身告退。
「朝廷的錢糧很是窘迫,昨日見到畢大人,還在向本官訴苦抱怨。」
梁廷棟一邊向宮外走,一邊對溫體仁說道:「現在,只看東江軍的平遼行動啦,希望就能在這一兩年內完成。」
溫體仁微微頜首,說道:「看東江軍的佈署,應該會很快與建虜決戰。否則,近十萬大軍壓在前線,耗費的糧草物資也不是東江鎮能夠長期承受的。」
雖然東江鎮請求朝廷調拔糧草物資,但朝廷的皇帝都清楚,人家自己已經解決了很大一部分。
要知道,東江鎮不僅有軍隊,還有數十萬的百姓,不向朝廷獅子大開口,已經是盡其所能為朝廷分憂解愁了。
梁廷棟輕嘆了口氣,無奈地說道:「希望毛文龍能體念朝廷艱難,勿有其他的私心雜念。」
朝堂上對於東江鎮,對於毛文龍的擔憂,又逐漸開始冒頭。眼看著平遼在即,可東江軍也實力膨脹,難以節制。
於是,沒事兒乾的文官們,又開始了對武將本能的猜忌和憂慮。只不過,誰也不想在這個關鍵時期搞事情。
關鍵在於皇帝的態度,平遼滅虜是頭等大事,別的可以稍後考慮。也就是說,他也有擔心,只是暫時隱忍不發。
溫體仁看了梁廷棟一眼,卻也沒說什麼。依他謹小慎微的稟性,當然不肯為毛文龍作保。
雖然在他看來,毛文龍要儘快平遼是真的,不太可能象李成梁那樣,搞養寇自重的愚蠢之舉。
建虜這隻老虎可不好養,他相信毛文龍心裡也清楚。除非把女真人打得四分五裂,再回復到各部分治的局面,才有可能玩拉這個打那個的平衡戰略。
「遼鎮已經被東江鎮吞併,在遼東,東江鎮已經是一家獨大。」梁廷棟繼續說道:「雖然能加快平遼的程序,但從長遠來看,卻未必是好事。」
溫體仁哼了一聲,不悅地說道:「難道用朝廷的錢糧白白供養著那幫叛軍,就是好事兒?」
對於遼鎮,溫體仁沒有半分好感。要知道,他可是從彈劾袁崇煥起家的,連帶著遼鎮,也是他要打擊的物件。
如果沒有東江鎮的異軍突起,不管是溫體仁,還是皇帝,都得捏著鼻子拿錢糧養著遼鎮。
可現在,誰還慣著遼西那幫不忠不義的軍頭?溫體仁此時,更是直接把遼鎮定義為叛軍。
梁廷棟微皺眉頭,辯解道:「讓遼鎮戴罪立功,難道不好嗎?非要歸東江鎮節制,行吞併之實。」
「就憑遼鎮畏敵如虎,還能戴罪立功?」
溫體仁撇了撇嘴,不屑地說道:「每年幾百萬銀子供著,可打過象樣兒的勝仗?如果還留著他們,倒是要在關門駐守重兵,防著他們造反叛亂呢!」
梁廷棟搖了搖頭,心中無奈嘆息。
要說遼鎮,也實在是不爭氣。關鍵是有比較,東江鎮拿的錢糧少,卻屢屢大捷,這就讓遼鎮無話可說了。
朝廷就算錢糧充裕,恐怕也不會養一群廢物,還是不忠不義的廢物。
唉!東江鎮越是強大,毛文龍越是跋扈難制。還有那個猛將郭大靖,就已經無人能敵。這樣的實力,這樣的組合,對朝廷恐怕是禍非福啊!
梁廷棟也能猜出溫體仁的心思,大多數的文官也都差不多。良禽擇木而棲嘛,王朝更替,不過是換個主人,他們能受到多大的影響?
說不定,換了皇帝,他們的日子更好過,榮華富貴更是
少不了。
當然,現在說這個還為時過早。梁廷棟即便想掐滅東江鎮割據自雄的希望,也已經做不到了。
平遼滅虜是眾心所向,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希望解除邊患,重享太平。何況,平遼之後,遼餉應該是不會收了,更讓老百姓為之期盼殷殷。
當然,百姓們不會想到,遼餉未必不收,練餉、剿餉卻已經在朝廷的計劃之內。負擔不會減輕,反倒會越來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