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雲島是遼東最早的通商港口之一,各地到遼東經商的船隻都在這裡停泊。島的南端有果神宮,北端有座海神廟,即天后娘娘廟。

連雲島港曾記錄下蓋州“九省通衢”的盛景,東北向南方輸出大豆、乾果、海味、藥材等品,南方海船則“販賣茶、綢鍛、布匹、紙、糖、曲、胡椒、蘇木。

荒廢已久,要恢復往日的繁榮,要等到平遼之後啦!

郭大靖勒住馬頭,瞭望許久,才拔馬返回蓋州衛城。

往年的春風颳過,海面上就會出現漁船,進行魚蝦的捕撈。但今年,雪消冰融的時間又晚了一些。

小冰河期的高峰還未到來,冬季氣溫更低,還會更長,農作物受到的影響也會更大。

黑麥和土豆應該是沒有問題,但玉米、大豆等作物,恐怕減產是不可避免的。

郭大靖沉吟著,卻並不如何擔心。老百姓對於種什麼,應該是最為謹慎小心的。幾年下來,也形成了寶貴的經驗。

象豆類等不太保險的作物,基本上都是軍屯種植,以增加軍馬的精飼料,以及軍隊的伙食的多樣性。

“看來,地域性的種植品種,也應該由官府進行規劃指導。”郭大靖轉頭看向陳有善,微笑著說道:“遼南能種植的作物多一些,越往北,恐怕只能是土豆和黑麥。”

陳有善頜首贊同,說道:“今年在蓋州,主要還是種植老三樣兒。陳副帥的意思,還是以穩為主。等到遼東平定,土地大量增加,些許作物的減產,影響就不大了。”

郭大靖伸手指了指遠方已經出現的蓋州衛城,笑道:“那此城就作為蓋州治所,本帥把指揮部遷至營口。等到收復海州,指揮部還要繼續向北。”

陳有善年紀大了,可精神狀態和身體情況卻還令人欣慰。此番被指定為蓋州的政務主官,前來主持春耕的準備工作。

對於郭大靖的讓城,陳有善也沒有客氣,捋須笑道:“要是外人說起,陳某竟把郭帥擠出了蓋州城,陳某倒是臉上有光,也無人敢看輕了。”

郭大靖哈哈笑著,擺了擺手,說道:“你儘管施政,若是哪個軍官敢鬧事,自有軍法處置。”

民進軍退,可能會有些矛盾和衝突。儘管郭大靖已經提前知會了各部,但也不敢說一定能夠杜絕。

而蓋州也算是老根據地,軍屯的田地眾多,讓給老百姓耕種,也比較方便。

遼東的情況就要複雜,陳繼盛已經趕去莊河,要在遼東親自巡視、監督,並指導春耕的工作。

今年的主要作戰計劃是平遼,政務上的主要工作,便是為平遼提供雄厚的物資基礎,糧草自是重中之重。

“連雲島港的擴建,計劃是在春耕之後。”陳有善緩緩說道:“介時,如果勞力不夠,還需要軍隊大力協助。 ”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軍民兩用的港口,軍隊出份力也是應當。”

“這樣的話,陳某就放心了。”陳有善也猜出陳繼盛派他來蓋州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和郭大靖的關係很近,能夠得到郭大靖的大力幫助。

海運已經是東江鎮最為倚重的運輸方式,儘管陸路驛站也建了不少。等到平定遼東後,內河水運也將得到極大的重視和發展。

遼東沿海的港口碼頭也將不斷增加,使得內部的人員物資運輸,以及移民和商貨,也儘量要一步到位,直達目的地。

現在的關鍵是軍用民用分得不清,凡是公家的船隻,籠統地都能算是水師。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還是決定暫時不作調整。時間有些來不及,統籌所有的力量於平遼,水師也重要的一環,船隻越多,實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