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重返前線,目標海州(第3/3頁)
章節報錯
另一個士兵笑著捅了同伴一下,湊趣道:「看吧,我剛才說什麼來著?連大帥都這麼講。你呀,託人去帶個話,保準一說就成。」
郭大靖伸手拍了拍士兵的手臂,笑著越過他們,接過親兵遞上的馬韁,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普通士兵和百姓其實沒有什麼不同,在郭大靖看來,就是職業的差別而已。七情六慾,喜怒哀樂,家長裡短,都是一樣一樣的。
郭大靖希望遼東的軍民都能安居樂業,都能生活安樂。儘管戰爭還在繼續,可能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但士兵的婚喪嫁娶,休假歇息,與家人團聚等等,卻不會耽誤。只要不影響按時歸隊,參加戰鬥,郭大靖儘量地人性化管理。
戰亂持續的時間太長了,從萬曆到崇禎,已經歷經三朝十幾年,差不多是一代人都在戰亂中渡過。
冷風吹在臉上,郭大靖的神情逐漸嚴峻起來。早一日平遼,早一日卸下心頭的沉重,也早一日還遼東軍民以太平安樂。
「其實,我也擔心夜長夢多啊!」郭大靖擔心的不是朝廷和皇帝,儘管會有所影響,但已經難以阻擋他平遼的腳步。
他最有顧慮的是毛文龍的心思,如果有所改變,這就不是他能左右的。東江鎮內部的分裂,才是平遼大業最大的變數和阻礙。
很簡單,郭大靖認為自己的威望還遠不及毛文龍。要說心腹和親信,恐怕也就劉興治的左協,劉興祚和劉奇士的飛騎營,以及遼東的特戰營。
就是這些部隊,郭大靖也不敢保準會聽從自己的號令,與毛文龍分庭抗禮。
從開始到現在,郭大靖也沒產生取毛文龍而代之的心思,儘管有顧慮,有擔心。
可能也正是如此,毛文龍才會相信他、扶持他、幫助他,使他成為軍中的二號人物,並視為接班人的存在。
郭大靖相信自己的威望,有很大一部分是藉助於毛文龍的信重。儘管他對東江鎮做出了興足輕重的貢獻,可以說是再造東江軍的最大功臣。
知足啦!郭大靖扳著手指頭算算,還不到五年,自己已經爬到這個地位,離實現初步的理想只差一步之遙了。
毛文龍已經老了,這是他最大的缺陷,難以彌補。除了自己,已經沒人能夠鎮得住東江鎮的將領,陳繼盛都不行。
在有生之年,能夠完成平遼大業,對毛文龍來說,也是了無遺憾。更何況,他的退路有好幾條,並不擔心將來的不測。
郭大靖回到住處,還沒休息沒大一會兒,劉興祚和劉奇士又聯袂而來。
「戰馬雖然還有缺口,可對飛騎的擴充一直沒斷,你們現在有多少兵員可用?」寒喧已畢,郭大靖便開門見山地詢問。
道理很簡單,比如火槍的數量難以裝備全軍,可訓練卻不會耽誤,幾個人用一枝也沒問題。
等到火槍造好,發到手裡,就是合格計程車兵。哪能等著萬事俱備,再開始招募、訓練等工作。
對於飛騎,郭大靖一直是重點扶持的。打完建虜,還有林丹汗,在北方草原,騎兵是必不可少的兵種。
「六千多啦!」劉奇士趕忙答道:「如果可勁擴充,再有幾個月,一萬也沒問題。」
劉興祚笑著說道:「遼鎮全部歸併,朝廷也在供應,戰馬應該是不缺了吧?」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三大飛騎營就按六千編制來,擴編後改營為團,兩千飛騎加一千槍騎編為一營,再輔以一千的火箭部隊。」
「一萬人馬呀!」劉奇士嘿然一笑,看似很滿意,不知從哪裡掏出兩瓶酒,咧著大嘴說道:「俺侄女挺好吧,長得象弟妹肯定沒錯。」
郭大靖笑了起來,說道:「女娃嘛,哪有象爹的,那長大後還怎麼嫁人?」
劉興祚老實不客氣地坐下來,說道:「弄了只羊,讓他們整治呢,一會兒就能送過來。」
郭大靖笑著說道:「過來的時候,還帶了只鹿,是毛帥帶人打到的。既然有羊肉,改天再吃。」
「毛帥又能逍遙自在啦!」劉奇士有些羨慕,說道:「在這前線就不太方便,等休假的時候,俺也要痛快地去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