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戰落幕(第3/3頁)
章節報錯
孔有德和馮西建躬身領命,知道郭大靖還有交代,繼續恭謹地聽著。
郭大靖緩緩說道:“春耕開始後,後協和特戰營要大力開展軍屯,爭取在秋收後,有著較為充足的軍糧。除了軍屯,還會向遼東安置百姓,他們的生產,也會提供很多的軍需。”
這是大戰的前奏,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
要在遼東安置百姓,也意味著這裡將成為不可丟棄,與遼南一樣,是要全力保衛的穩固根據地。
“樊將軍,你的飛騎營也在遼東駐守。”郭大靖望向樊化龍,說道:“步騎炮齊全,遼東才能穩固,本帥也才放心。”
“末將遵令。”樊化龍垂首拱手,並無二話。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其餘各部,便隨本帥回師遼南,補充休整,以備大戰。”
劉興祚等人躬身應喏,對這樣的安排已經有心理準備。
郭大靖甚是欣慰,笑著說道:“相信諸位也有猜測,那就是平遼滅虜何時開始?本帥在這裡也透露一二,如無意外,今年秋後便是決戰之期。”
眾將互相目視,起了一陣騷動。神情有的振奮,有的欣喜,有的訝異,因為獲知的資訊有多有少,反應也有不同。
郭大靖向下壓了壓手,朗聲說道:“當然,這還要具體形勢的發展。各位將軍,也不必把訊息擴散,只管全力備戰。”
“啟稟郭帥,此戰消耗了大量的彈藥物資,急需補充。”馮西建拱手說道:“如果是決戰的話,所需的彈藥怕是要更多數倍不止。”
確實消耗巨大,否則傷亡的人馬恐怕更多。郭大靖雖然有點小心痛,可想到因此而減少了部隊的減員,又覺得非常值得。
而且,熱兵器作戰的特點便是如此,對後勤有著更大的要求。
“本帥知道你們的彈藥消耗甚大,這些日子後方不斷運輸,在營寨中也屯積了不少,便全部拔給遼東部隊。”
郭大靖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至於決戰所需,你等不用擔心。若是物資不充裕,本帥也不會勉強發動,再等上些時間也無妨大局。”
三年平遼呢,今年才是頭一年。有了此次大捷,對崇禎也有了交代,大氣候上應該不會出現意外。
彈藥的生產製造也能夠加速,主要是迫擊炮的數量已經差不多了,其它火炮則可以交給孫元化去造,能夠抽調出很多工匠進行側重生產。
象硝磺等原料,除了從倭國繼續採購外,朝廷也能供應相當的數量。
別人不清楚兵工廠的生產情況,郭大靖卻是十分了解。甚至,在直接管理控制著生產製造的進度和品種。
“除了彈藥物資,飛騎的擴充也要加緊進行。”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說道:“本帥已有計劃,今日就不細說了。”
劉興祚點了點頭,大概知道郭大靖的計劃,那就是在決戰前,使飛騎達到兩萬左右。
現在飛騎分為三營,每營四千五百騎,還有將近兩千的缺額。從現在到秋收,訓練時間是夠的,主要差的還是戰馬。
“看來,藉此戰大勝的餘威,郭帥要對遼鎮下狠手了。”劉興祚目光閃動,不易覺察地看了一眼坐在郭大靖下首的何可綱。
如果不是吞併遼鎮,劉興祚不知道郭大靖如何能在半年的時間完成擴充的目標。
“寧遠還有兩萬人馬,留五千守城,一萬五千補充進東江軍,再加上招募的新兵,應該是足夠發起大決戰了。”
劉興祚心中盤算著,把目光從何可綱身上移開,臉色沉靜,彷彿什麼都沒想。
其實,這並不是很難猜測,在座的眾將有一些都想到了。但礙於有遼鎮的舊將在,也不好直接說穿。
“經過數次作戰,以步兵對騎兵,雖然還算成功,但也有改進的餘地。”
郭大靖又轉換了話題,說道:“你們有什麼看法和建議,也不必當面講,與本帥書信聯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