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情報分析,大饑荒的跡象(第2/3頁)
章節報錯
朝堂上的大佬應該知道袁崇煥的真實意圖,但他們樂見其成,也不會告訴崇禎實情。
“袁崇煥真要議和的話,東江鎮怕是成了他的絆腳石吧?”周慶不太確定地說道:“難道朝廷斷糧斷餉,罷設登萊巡撫,改變朝廷貢道,都是在壓制東江鎮?”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沒錯,袁崇煥和朝堂上的東林黨大佬,就是要壓制東江鎮。”
“那皇帝呢,為什麼如此對待東江鎮?”周慶皺緊了眉頭,“難道東江鎮這兩年來的戰績,他看不到嗎?”
“寧要聽話無能的臣子,也不要難以節制的功臣。”郭大靖笑了起來,說道:“皇帝只在意他的龍椅,且也不覺得沒有東江鎮,對泱泱大明有什麼損失。”
周慶看著郭大靖的笑容,那裡面有憤懣、不甘、無奈,說是氣極反笑倒更確切。
“寧遠大捷,寧錦大捷,本來就有掩敗為功之嫌,是朝廷為了安定民心、振作士氣的宣傳手段。”
郭大靖坐了下來,伸手示意周慶也坐下,開口分析道:“但崇禎顯然是信以為真,在東林黨文官的吹捧下,把袁崇煥當成了扶危濟難的名將,將平遼滅虜的希望全寄託在他的身上。”
從歷史上看,崇禎確實被文官和袁崇煥忽悠了,對明金的戰爭形勢出現了嚴重的誤判。
但要說他冤枉,郭大靖顯然不認同。
識人不明、用人失策固然可以辯解,但不考慮大明子民的生死,視前線與建虜作戰的軍民於草芥,卻是最不可原諒的。
而崇禎在位十七年,不僅視底層計程車兵和百姓為螻蟻,對於文官武將也一樣視為犬馬,在殘忍無情上,更超過太祖朱八八。
第一個和最後一個的大明皇帝,竟然都是如此冷血,殺人如麻,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安排。
敗一仗,殺一將;輸一場,斬一官。崇禎最後的瘋狂,便是逼死自己的皇后和貴妃,砍殺自己的女兒。
或許,封建帝王都是這麼個德性,只是所處情勢不同,心中的冷血殘忍有沒有表現的機會罷了。
周慶重重地嘆了口氣,說道:“看來,只能靠咱們獨力抵抗建虜了。”
郭大靖點了點頭,無奈地說道:“不僅要對付外敵,還要防範內部的傾軋打擊,東江鎮到了最危險的時期。”
話鋒一轉,郭大靖的臉色又堅定起來,說道:“但也只需再堅持一年多,形勢便會大變。”
接著,他看向周慶,說道:“諜報工作要繼續加強,我再拿一萬兩銀子,你和馬大哥好好安排。不只是建虜統治區,還有京師、山東,也要廣佈耳目。”
“放心吧!”周慶用力點了點頭,說道:“何貴忠和李海東已經在北京和天津立穩了腳跟,也按你的命令,派人在京畿地區查探村鎮縣城,以及地形地勢。”
“至於山東,耳目主要還是在登萊,有你的話,再向其他地方發展便是。”周慶呵呵笑了兩聲,調侃著說道:“你這揮金如土,阿秀知道嗎?”
郭大靖笑了起來,說道:“錢財乃身外之物,我決定的事情,她們肯定全力支援。對了,若是我不在,你若用錢,就去找藤野英要,我跟她打好招呼了。”
周慶頜首應承,順著這話茬又提醒道:“你把弟妹送走就不管了?這邊也沒事了,你還是快去陪她們吧!”
郭大靖擺了擺手,說道:“陪著女人家逛來逛去的麻煩,就讓她們自由自在好了。咱們也許久不見,把馬哥找來,多聊會兒。”
“成。”周慶起身,笑著向外走去。
………………
林家商棧。
“秀姐,蓉兒……”林婉兒笑著跑過來,抱抱這個,摟摟那個,開心極了。
從來到大連,林婉兒只是在去郭府串門時,見過秀姐和蓉兒一次。數月過去,再相見是異常的親近熱情。
藤野英在旁笑著,時常和林婉兒在一起,倒也不覺得林婉兒冷落了自己。
“請了你們數次,這才來。”林婉兒兩隻手一邊一個,左瞅右看,有些埋怨地說道:“離得又不遠。”
藤野英見阿秀有些訥訥地不知怎麼解釋,便笑著說道:“家裡的事情那麼多,只有秀姐一人操持。這秋收過去,才得了點空閒。我拉著她們來,想添置些東西。”
蓉兒歪著小腦袋,好奇地問道:“婉兒姐,這是你們家的商棧,有什麼好玩兒的好吃的嘛?”
林婉兒咯咯笑著,拉著左右兩個就向後邊走,“商貨不少,你們自己看,自己挑。看好啥拿啥,別不好意思啊!”
“不要錢嗎?”蓉兒捏了捏自己的小荷包,裡面有幾塊碎銀,幾張軍票。
“要什麼錢,那不是羞辱我嘛?”林婉兒挺著胸脯,豪氣地說道:“儘管拿,拿的越多越好。”
平常的時候,藤野英也不少往家裡捎買。象給阿秀的綢鍛、首飾,給蓉兒的蜜餞糖果,給李秀成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