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有了迫擊炮,但拋石機並沒有撤除,相關的彈藥也在生產製造。

只是笨重,射程短,不好移動。但從造價上,拋石機還是最為便宜的武器。

況且,用於固定炮位的防禦, 拋石機在一二百米的打擊距離上拋擲炸彈,也很厲害。

迫擊炮的兩三里,紅夷大炮的一二里,拋石機的兩百米左右,重火槍的百米內,輕火槍的五十米……

層次性的覆蓋打擊已經形成, 建虜若進行密集隊形的進攻,將遭受到從前到後, 繳延兩三里地的猛烈打擊。

而且, 壕溝和鹿砦、拒馬、木樁組成的攔阻陣地,也更加嚴密。雖然沒有鐵絲網,可效果並不會遜色。

郭大靖對於正面防禦的信心十分充足,唯一需要謹慎對待的便是沿海。如果是冬季,建虜蹈冰繞襲的可能性很大。

除了在沿海佈置防線外,水師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海陸夾擊,將使建虜繞襲的企圖化為泡影。

同樣,在海水結冰時,守軍也能夠栽植木樁,形成攔截防線,展開有效的防禦。

總之,南關防線已經考慮得非常周到,建虜想要突破,幾乎是不可能的。

即便如此,郭大靖與李維鸞在巡視中也認真嚴格,哪怕是一丁點的不足, 也要加以整改。

防禦工事的檢查完善是一方面,郭大靖還視察了軍營,與將士們同吃同住,傾聽他們的心聲,彌補後勤方面的不足。

“這肥豬——”郭大靖沒想到,數月時間,部隊養的豬崽已經長得很是肥胖,過年差不多就能宰了吃肉。

養豬費糧,老百姓家是不準飼養的。但軍隊不同,大鍋飯菜,數萬人吃喝,不可能正正好好,剩下些飯菜很正常。

再加上刷鍋水,打豬草,這些豬倒是不挑食,長勢喜人。

“你們養得不錯,想必很是辛苦。”郭大靖收起驚訝的神情,對著幾個伙伕兼豬倌稱讚道:“過年殺豬的時候,多給你們割塊肉。”

一個膀大腰圓的伙伕笑得咧開了大嘴,說道:“多謝將軍。家裡的孩子就盼著過年吃上肉蛋餃子,一咬滿嘴流油。”

我看你的哈喇子倒是快流出來了,這身材,一看就是伙伕的料。不知道以前是什麼樣子,是不是也是這段時間發育起來的。

郭大靖笑著點頭,感到很滿意。

至少,管中窺豹可見一斑,軍人能夠吃飽是肯定的。而在大明,又有幾個軍鎮能夠做到呢?

真是,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軍人竟然吃不飽、穿不暖,皇帝又怎麼有臉發號施令,肉食者鄙的朝堂大佬又怎麼厚著臉皮慷慨激昂?

而在金州,或者可以上推到廣鹿島,郭大靖就已經開始給予將士們傾斜的政策和待遇。

現在的條件更好了一些,副食方面除了魚類等海產,又多了羊和豬,還有鴨鵝蛋類。

雖然吃到的頻率不是很高,但每個月能吃上一兩頓肉湯,已經是將士們以前難以想象的了。

身體強壯,這是軍人的基礎條件。想想其他軍鎮的官兵,缺糧少餉,甚至都吃不飽,又怎麼指望他們能有太強的戰鬥力?

大明的虛實,在建虜抄掠京畿時,便會暴露無遺。孤軍深入的數萬建虜縱橫無敵,各地方的勤王軍不堪一戰,實在是有著簡單卻又複雜的原因。

雜糧餅子,蘿蔔海帶蝦米湯,軍官的待遇是多一個鹹鴨蛋,郭大靖吃得很香。軍營的飯菜雖然簡單,但管飽,已經比老百姓家要強很多。

“部隊中的火槍訓練和騎術訓練,一定要常抓不懈。”郭大靖接著湯碗,餅渣也一點不浪費,邊吃邊對軍官作著提醒。

王前用力點著頭,說道:“將軍放心,全軍都在訓練,已經基本掌握,連伙伕也沒落下。要達到標準。”

那個胖傢伙可以用重火槍,肉多能有效地緩衝後座力的影響。

郭大靖微抿起嘴角,把雜念甩開,說道:“戰事一開,我還要徵調民兵前來助戰。不求他們能上陣殺敵,抬傷員、運物資,見見戰場上的血腥,也是好的。”

張攀抬頭看了郭大靖一眼,說道:“這恐怕要耗費很多糧食吧?”

“糧食還支撐得住。”郭大靖說道:“關鍵是這樣做的好處,肯定是值得的。”

在各村屯,適齡男女只要身體沒殘疾,都要編入民兵,接受軍事訓練。比較簡單的佇列練習,長槍刺殺和弩弓射擊。

而且,按照郭大靖的提議,陳繼盛批准。民兵家中都要有武器,民兵都要有柳條盔、半身的木板防護甲。

民兵直接參與作戰的可能性不大,多是作為補充的兵源,先掌握一些軍事技能,縮短入伍之後的訓練時間。

但更重要的是在百姓中形成一種氛圍,讓他們時刻記著所處的大環境,知道有強敵在外窺視,知道是誰在保護他們,知道這安寧日子來之不易。

抽調民兵助戰,而不是參戰,一來減輕軍隊的壓力,其次是增加民兵的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