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不用出動士兵攔擊阻遏,憑著澮呀溝呀,封啊植啊,就能令建虜寸步難行?使屯田不受破壞,或是收穫不被建虜搶走?

如果這麼厲害,那還修城幹啥?哦,袁督師不是早說過“不據險以守,無以固人心”嘛?

說白了,人還是要縮排城裡,不能在野外與建虜廝殺作戰。可這又回到了屯田的要害所在,僅靠地形,或者是挖溝栽樹,就能保衛屯田?

如果有實戰經驗,與建虜打過的將領,肯定會說出其中的扯淡之處。別整得簡煉又文縐縐的,聽著雲裡霧裡的很厲害,卻無實用之處。

但袁督師面對的是崇禎,一個不諳戰事,無識人之明,無判斷主見的小年輕。聽到袁崇煥的奇門遁甲,立刻激情澎湃了。

袁崇煥又加了一把火,“險設而事備,以六萬守四城,奴即百萬,何敢飛越?從此且耕且築且前,夷來我坐而勝,夷不來彼坐而困,前後五年便可制勝。”

這下子,崇禎不僅澎湃,簡直是燃燒了。

好啊,好啊,朕相信你,加油去幹吧!

於是,崇禎立刻表示:“復遼,朕不吝封侯賞。卿努力解天下倒懸,卿子孫亦受其福。”

皇帝很興奮,可聽著袁督師的復遼方略也很累,便去休息了片刻。

等到皇帝再回來議事,袁督師似乎也覺察到自己有點吹大了,趕忙進行補救。

“東事本不易竣。陛下既委臣,臣安敢辭難。但五年內,戶部轉軍餉、工部給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選將,須中外事事相應,方克有濟。”

這既是提條件,也是在鋪後路。

五年不能平遼,袁督師也有得辯解。比如戶部不按時發餉,工部的器械有問題,兵部在調兵選將上不聽我的等等。

崇禎立即飭四部臣,即指示戶、工、吏、兵四部,在糧餉、器械、用人、兵將方面,都要事事給予支援。

袁督師覺得還不保險,又奏道:“以臣之力,制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里。忌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

什麼意思?

袁督師要堵悠悠眾口,所有反對他的,提出不同意見的,都是誹謗中傷,都是妒嫉,你們就聽我一人的就成。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崇禎立刻保證:“卿無疑慮,朕自有主持。”

作了帶有汙辱性的比喻,這場平臺召對,就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兩個錯誤的人聊了一些錯誤的廢話。

但PPT做得漂亮,那是真有用,袁督師成功地從大明董事長崇禎手裡拉到了投資,還得到了尚方寶劍、玉帶等奢侈品的現場獎勵。

於是,袁督師得到了他想要的,但不想要的,也沒有甩掉。他的命運已經註定,卻還不自知。

…………………

郭大靖作為後世的穿越者,也搞不出什麼八門金鎖、九宮八卦陣,只能老老實實,費勁巴力地構築了南關防線,保護金州的軍民和田地。

又是寬壕,又是拒馬鹿砦,又是火槍火炮,還有數萬軍隊堅守防禦。與袁督師相比,真是汗顏之極。

丟人哪!郭大靖若知道僅憑口舌,就有如此奇效,索性就帶一本《演講與口才》來穿越了。

幸好,郭大靖也沒太大的奢望,只憑《平遼方略》就能令崇禎拜服,依然在按部就搬地進行著自己的計劃,賣力地工作和準備,賣力地提升著東江鎮的實力。

是否能主動發起進攻,不讓建虜消停,郭大靖在等本部的回信兒。

金州是最重要的,如果能聯手行動,金州就可少抽調兵力,金州的安全更有保障。

畢竟,建虜的機動能力不得不防,從遼陽直下金州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儘管皇太極征伐察哈爾部,還未回師。可建虜還有四旗人馬,不能掉以輕心。

“按照現在的進度,再有兩個月,火槍就能全部改造完畢。”

“造槍的速度加快了,每天能達到三十枝,人手再增加的話,還能夠提升。”

“彈藥生產還要提速,從皮島本部送來的數千遼民中挑選人手,充實到工坊。”

“炮彈和火箭鐵殼的打造,可以包給民間作坊,以增加產量。”

郭大靖一邊看著各個工坊的資料包表,一邊做著相應的調整,以提高生產製造的效率。

熱兵器作戰比冷兵器更加需要後勤的保障,仗一打起來,只是彈藥的消耗,就是驚人的。

按照上次金州防禦戰的標準,那可是準備了大半年的時間,目前屯積的彈藥量只夠三次到四次那種規模的戰鬥。

而隨著火器的數量增多,威力的加強,彈藥的消耗量也會成倍增長。

幸運的是,還有時間。而軍工生產能力,也在不斷地提升,就更令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