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離間女真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戰鬥將很快結束,東江軍等不得火勢減滅。目的已經達到,或有殘存的建虜,可已經無關緊要。
劉興祚馬上派出信使,向郭大靖彙報情況,大隊步兵也不必繼續向赫圖阿拉挺進,可以轉路開向鴉鶻關。
至此,郭大靖親自指揮的長途奔襲行動,可以說是進入了尾聲。攻破鴉鶻關,便可以退回到寬甸地區,與特戰營主力會合一處。
但形勢到現在也進入到了比較關鍵的階段,如果鴉鶻關不能迅速攻破,建虜的援軍也趕到,東江軍有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所以,劉興祚派出信使後,等待槍騎兵消滅了城上的建虜後,稍作整頓,便迅速撤退,前去與主力會合。
建虜從遼沉派來的援軍,將走撫順、薩爾滸、古勒寨這條路到赫圖阿拉,東江軍提前改路向鴉鶻關進逼,能夠暫時避開建虜兵鋒,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對於這樣的處境,郭大靖和將領們提前就有過商議,認為前後夾擊看似不利,危險卻並不大。
首先是此次發動的兵力足夠,只要海州衛能夠牽制住建虜的主力,建虜添油式的戰術,只能給東江軍制造更多的重創敵人的機會。
何況,建虜援軍和鴉鶻關守軍看似能夾擊東江軍,東江軍與特戰營又何嘗不是在夾擊鴉鶻關守敵?
關鍵還在於郭大靖對於己軍攻堅的信心,以及為此所做的充分準備。
接到劉興祚所派信使的彙報後,郭大靖立刻命令部隊轉向鴉鶻關行進。差不多有一百多里的路程,預計在三天內抵達。
戰事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既在情理之內,可也有些出乎郭大靖的預料。
一是建虜的兵力竟然會如此窘迫,避開遼沉的建虜主力,打擊遼東虛弱之處,顯然是正確的決策。
其次是建虜的戰力有所下降,特別是遵化大戰的教訓,並沒有吸取。
仔細想來,這也比較正常。逃回來的殘餘建虜不多,也太丟人,多爾袞恐怕也不想把作戰的經過詳細講述出來,作為經驗和教訓來吸取。
打到現在,東江軍的損失不大,所希望的建虜的添油戰術,也被接連挫敗。就算建虜援軍來個萬八千,也有戰而勝之的把握。
“赫圖阿拉已被完全摧毀,燒成了一片廢墟。”方正化是忍不住的笑,沒有前仰後合,已經是強加忍耐,“可惜未能親眼目睹啊!”
但方正化還是有些遺憾,沒有親眼所見,在奏疏中難免描述得不夠生動。
郭大靖呵呵笑了兩聲,心說:要是有照相機,給你拍幾張,再給崇禎看看,那就有圖有真相啦!
“郭帥再立大功,朝廷定會褒獎重賞。”方正化看著郭大靖,笑著說道:“建虜兵圍京師,郭帥毀其興京,可謂報應不爽。既重振我大明國威,又令人揚眉吐氣。”
郭大靖笑了笑,拱手道:“多謝方公公謬讚。郭某隻想盡快平遼滅虜,封賞嘛,卻是不太在意。”
話鋒轉了轉,郭大靖又補充道:“當然,萬歲英明神武,對有功將士定然是不吝封賞。”
方正化連連點頭,說道:“萬歲多次說過,對功臣不吝封侯之賞,毛帥就是現成的例子。”
嘿嘿,崇禎不知道多心痛,多後悔呢!
郭大靖腹誹著,可也正如他所說,對於封賞是真的不太放在心上了。
但讓崇禎高興,確實對東江鎮很有利。人口的增加,戰馬的採購,還有硝磺鐵料等軍事物資的調拔,讓東江軍的實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果能保持這樣的力度,郭大靖絕對有把握加速平遼的程序。其實,這是雙贏,對雙方都有利的好事。
崇禎應該也知道,平定遼東就意味著鉅額的投入可以縮減下來。遼餉已經讓朝廷不堪重負,他自然也是心急。
同樣,東江軍擊敗建虜,也能使成千上萬的軍民進入到安全平和的生活。不說馬放南山吧,戰爭可並不是希望和理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