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土豆,地瓜的含糖量更高,營養更加豐富,吃法也比土豆更多樣兒,渾身皆為肥育生豬的優質飼料。

官府希望百姓能量力而行,每家種個一畝兩畝,從而為生豬養殖創造條件。

從遼南各地看,依著目前的氣候溫度,在金州和復州更加適合種植地瓜。尤其是復州瓦房店地區,在後世更是赫赫有名的地瓜種植基地。

小琴別看只是鎮府裡面打雜燒飯的,可她和吳姐住在一起,光是耳濡目染,見識也比百姓要強得很多。

兩個好姐妹說說笑笑,沿著街道先把鎮內的店鋪逛了一遍,小琴買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也買到了烤地瓜,邊走邊吃。

“烤地瓜嘛,老遠就聞著香味,吃到嘴裡更香甜。”桂花吃著又糯又甜的烤地瓜,既是稱讚,又對小琴的見識羨慕不已。

輕輕嘆著氣,桂花有些不甘和抱怨地說道:“在家裡守著那些田地,感覺人都呆傻了,和你的差別越來越大了。”

小琴笑著安慰道:“老百姓還不都是一樣,你常來鎮上,咱們常聊,你知道得也是一樣的多。其實,我這都是聽吳姐說的,她的見識才廣呢!”

“村裡也有夜校,你學得咋樣兒?”小琴歪著頭,望著好閨蜜,一本正經地說道:“要是能透過小學資格考試,你也可以出來找工作。再高呢,就是中學,不管是鎮府、縣府,都搶著要。”

桂花眼睛亮了,盯著小琴,急著問道:“那需要多長時間,我倒是天天去夜校學習,可總覺得自己很笨,會了又忘,愁死人了。”

“忘了再學,總能學會的。”小琴笑著安慰道:“我是有福的,能時時問吳姐,她也教得耐心。她說明年開春,我差不多就能達到小學程度。”

停頓了一下,小琴伸手指了指旁邊的店鋪,說道:“只要透過了,我就能去店鋪賣貨,掙得多,還挺清閒。”

桂花羨慕極了,成天呆在家裡,活兒倒是沒少幹,可總覺得不夠自由,見不得世面。

這才一個多月沒見,就感覺和小琴的差距又拉大了。人家是越過越好,自己難道只能是嫁人生娃,一輩子呆在村子裡?

小琴覺得有些冷落了何順子,便回頭笑著說道:“順哥,你也要去夜校識字算術,以後可有用啦!”

何順子撓了撓頭,赧然地囁嚅道:“俺,俺不是讀書的料,斗大的字識不了一筐,坐在那裡就犯困。”

小琴眼中閃過異樣神色,可臉上又恢復了笑容,說道:“能讀書識字的話,有什麼新作物,怎麼種,也不用老去問人家,自己看著小冊子就成,很方便的。”

桂花有些恨鐵不成鋼地白了哥哥一眼,說道:“哥,咱倆以後天天去夜校,我看著你。”

“對了,明年俺家也種一兩畝的地瓜。”桂花轉頭對小琴笑著說道:“等收穫的時候,給你拉一車來。”

小琴咯咯地笑著,連連點頭,又說起了在鎮府的所見所聞,可比農村那枯躁單調的生活有趣多了。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常有的心理。當你見識到了外面世界的廣闊和自由,誰還會安心地去平澹無奇?

而東江鎮的快速發展,也確實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讓有能力的男女去工作,去見識外面的世界,並在工作中,逐漸適應和學會新的管理模式。

就目前而言,東江鎮的政務管理還是粗疏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但這都不是大問題,只要老百姓能吃飽飯,社會便能穩定,改革或試點便能有糾錯的時間和空間。

不說小琴和桂花心情愉快地逛大集,此時的吳晴,和鎮府的一些工作人員已經趕到了復州灣港口,迎候並安置新至的移民。

因為文化程度較高,工作又認真不怕苦,吳晴不僅順利透過了實習期,更是在月前提升了一級待遇。

如果按照東江鎮軍戶制的職級,吳晴已經相當於軍隊中的伍長,餉糧差不多翻了一倍。別說一個人生活,就是三四口之家,也不虞捱餓。

能夠升職漲薪,一方面是吳晴的才幹和努力,一方面也是女性工作人員的缺乏。在很多工作上,女性還是具有男人所不具備的優勢。

比如在對移民的登記中,吳晴便有著天然的親和力,使那些婦女不致於太過緊張。有些事情,也方便問詢。

現在,小囡就緊緊地拉著母親的手,新奇地望著坐在桌前,拿著紙筆,認真地詢問記錄的吳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