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四方雲動(第2/3頁)
章節報錯
今年則不同,金州、復州,再加上蓋州的大部分土地,耕地面積暴漲了一倍有餘。如果不是遇到大災害,收穫的糧食足夠東江鎮軍民吃上兩三年。
能耕種如此規模的田地,也得益於不斷從外採購的大牲口,以及遵化大捷後帶回遼東的牲畜。
趕在春耕前,朝廷還從太僕寺和張家口調拔了兩千匹戰馬、五百頭耕牛,運到了遼東,這也幫上了大忙。
儘管這些不是無償的,憑崇禎的小氣,還真作價從應發的糧餉中扣除了。
毛文龍和郭大靖只是說個建議,客氣一下,可是沒想到竟真的是自己出錢買馬牛。
好吧,也是難為崇禎皇帝了,光是五六十萬的賞功銀,恐怕就是砸鍋賣錢才湊上的。
“幸好咱們東江鎮已經不缺錢糧,只要儘快地獲得戰馬。”郭大靖翻看著最近的情報,對著吐槽不止的劉奇士笑道:“再說,既然是咱們給的建議,皇帝納善如流,也沒什麼錯嘛!”
劉奇士翻了下眼睛,說道:“面子啊,難道不要面子嘛?”
這才哪到哪啊,崇禎窮得尿血的時候,還向臣子們伸手要捐款呢!
郭大靖呵呵笑著,說道:“甭管這事兒了,好好練騎兵。你們可是答應過的,最遲在秋天,就能練出萬八的飛騎。”
“這沒什麼大問題。”劉奇士很篤定地說道:“就是再提前點,也能有個五六千飛騎堪用。”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今年可能要打兩仗,五六千飛騎也儘夠用了。當然,越多越好。”
劉奇士雖然是郭大靖的結拜義兄,但還懂得分寸。郭大靖不說,他也不問,到時候遵令而行就是了。
見郭大靖專心看情報,劉奇士便知機地告辭而去。他是來爭取戰馬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想著能先挑選一下。
郭大靖既然能提供便利,自然不會讓結拜大哥失望。現在的飛騎已經分為三營,自然是都想本部人馬更強一些。
“三十六家的殘部進入了廣寧地區放牧休養。”郭大靖在地圖上仔細觀瞧著,他剛才所說兩仗,其中就有打擊投金蒙古諸部的設想。
打擊敵人的盟友,也是削弱敵人的手段。更何況,蒙古諸部中有戰馬,有牛羊,都是東江鎮需要的生產資料。
錦州、大淩河的關寧軍已經退到寧遠,這恐怕也是蒙古諸部敢在廣寧佔地休養的一個原因。
東江軍要想襲攻廣寧,比較簡單的辦法是從大遼河入海口永遠角凹岸登陸,也就是後世的盤錦港所在地。
唯一可慮的建虜有可能過遼河,從遼瀋地區出兵救援。但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河流阻隔,本就是建虜所畏懼的困難。
不急,不急,還要派水師好好勘察一番,以及情報的進一步細緻,才好制定具體而細緻的作戰計劃。
郭大靖放下這份情報,又拿起了其它的情報閱看起來。
虎墩兔擊敗薊鎮外的蒙古諸部後,又向北進發,攻打投靠後金的奈曼、敖漢和阿喇克卓特三部,顯然是急於返回遼河套的察哈爾故地。
但以郭大靖對於虎墩兔的瞭解,只要建虜出兵進攻,這傢伙是肯定又要跑的。因為,他基本上已經喪失了與建虜作戰的信心。
當然,虎墩兔東返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蒙古諸部自相攻伐、吞併,不管是朝廷,還是郭大靖,都是樂見其成。
薊鎮外降金或附金的蒙古諸部遭到打擊,也使建虜想要再次繞道入關,失去了重要的補給地,以及很多跟隨作戰的附庸,幾乎是不太可能了。
朝鮮的態度也強硬起來,不僅拒絕了建虜購糧的要求,還關閉了互市。雖然還保留著兄弟之盟的名義,但實際上卻等於斷絕了來往。
可以說,四方封鎖的態勢再次形成,建虜又回到了老奴將死之時的境地,甚至更加窘迫和困難。
而東江軍的發展壯大,也使建虜想再左攻右擊,開啟不利的局面,變得非常困難。
當然,要平遼滅虜,不能光靠封鎖,還要主動出擊,不斷地消滅其有生力量,攻城拔寨反倒不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