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獻俘京師(第2/3頁)
章節報錯
“再有十天左右,就能回到瀋陽了。”阿濟格往火堆裡扔著枯枝,臉上現出輕鬆之色,“糧食不夠吃也沒關係,沿途可以打獵捕漁。”
多鐸撓了撓頭,說道:“回瀋陽是沒問題了,可以後呢?皇太極會怎麼責罰,咱們實力損耗,又該如何保住本旗?”
多爾袞點了點頭,說道:“三弟所言,正是我所憂慮的。皇太極的兩黃旗,在遵化之戰中損失慘重,但他畢竟是汗王,在大義名分上佔著優勢。”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事到如今,我看只有聯合其他旗主,與皇太極抗衡,甚至廢掉他的汗王之位。”
代善、莽古爾泰已死,皇太極被俘,這些訊息還不為多爾袞兄弟所知。他們不得不考慮臨陣先逃的罪名,盤算以後的前途。
“繞道入關是皇太極非要發動的冒險,遭致慘敗,他的責任最大。”阿濟格哼了一聲,撕下一條還未烤熟的羊腿,大嚼著,似乎咬在皇太極身上。
“沒錯,他想處罰咱們,也沒有什麼底氣。”多爾袞冷笑道:“代善和莽古爾泰肯定也是怨言滿腹。就是不算代善,兩藍旗加上咱們的兩白旗,也足以與皇太極抗衡。”
兩黃旗的實力最強,但皇太極此次為了力排眾議,帶的兩黃旗人馬也是最多,損失自然也是最大。
相比之下,其他各旗出動的兵力不算多,反倒有了優勢。這麼一番議論,多爾袞兄弟又有了底氣,不是太怕皇太極了。
“沒想到東江軍能出動這麼多的人馬。”多鐸搖著頭,慨嘆道:“哪裡是一萬多,兩萬也不止。還說能攜帶的火炮不多,我看足有幾百門。”
對於火箭,建虜也是第一次見到,當成火炮也不奇怪。
“以後可難打啦!”多爾袞也嘆了口氣,說道:“特別是倚堅防守,東江軍仗著火器犀利,尤其擅長。看來,我軍日後要攻城拔寨,要慎之又慎。”
阿濟格嚥下嘴裡的肉,有些含糊地說道:“還得靠野戰取勝,敵人騎兵少,這是他們的弱點。”
多鐸聳了聳肩膀,野戰摧敵,本就是後金軍隊最厲害的戰法。對上明軍,哪怕是兵力不佔優勢,也沒有落敗的紀錄。
但換到東江軍身上,想要重複類似的戰術卻很困難。
比如皇太極在繞道入關前,也曾想過東江軍跨海來援的可能。
一來,他認為東江軍倉促間出動的人馬不會多,重武器更難攜帶;其次,他認為東江軍會直奔京師,正好在野戰中予以打擊。
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乎皇太極的預料。也正是他一步步的錯判,最終導致的慘敗的結果。
現在想起來,多爾袞覺得皇太極的選擇雖然錯誤,但也有其必然性。長城的關口雖然很多,但能夠行走車輛的卻很少。
皇太極是汗王,要從整個後金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如果只是在京畿耀武,早就達到了目的。關鍵是要解決大饑荒,就必須想方設法把劫掠所得運出關外。
否則,後金在大饑荒的消磨下,依然要陷入困境。況且,還要照顧到蒙古諸部,放棄糧草錢帛,他們首先就不會同意。
多爾袞心中暗自嘆惜,對於後金的形勢,甚為憂慮。
可這些說出來也沒有,阿濟格頭腦簡單,多鐸還小,都不是能與他分憂,能想出解決辦法的物件。
不管怎麼樣,是逃了出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以後是走一步看一步,想多了也沒用。
…………………
京城。
一大早,街道兩旁便站了很多百姓。寒風中,不斷有更多的百姓趕來,圍攏在通往承天門的街道兩旁。
獻俘京師,在什麼時候都是隆重的儀式。特別是對親身領教過戰亂,在城中提心吊膽數月的百姓。
建虜猖獗時,在京城下,在京師周邊,縱橫馳騁,肆**掠。百姓一夕數驚,既恐懼又憤恨。
數百年了,京師竟然被敵圍攻,天子腳下亦不得安寧。戰爭的感受,從來沒有這麼真切,離百姓如此之近,竟只隔著一道城牆。
正因為有了切身的感受,才會對建虜有著更深的仇恨,更要看看曾經是噩夢般存在的建虜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