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已是喧囂一片。成千上萬的人馬,看不到頭的車輛,與海面上如林的桅檣,呈現出繁忙的景象。

“末將津鎮水師副將管大藩,奉命前來,接東江軍將士凱旋歸遼。”在張燾的引領下,一名軍官上前參見郭大靖。

郭大靖打量了一下,見管大藩五短身材,三十多歲的樣子,臉上風霜之色或能看出其海上的生涯。

這是郭大靖向皇帝提出的請求,擔心加上移民,以及上萬的戰馬的話,船隻不夠。崇禎倒還痛快,調津鎮的水師前來相助。

“管將軍辛苦了。”郭大靖拱手還禮,微笑著說道:“有眾多物資,還有數千移民,若無管將軍所率的船隻,還真是難以一次載運。”

管大藩笑了笑,拱手道:“郭帥客氣了,能為摧大敵、建奇功的東江軍提供船隻,是末將的榮幸。”

郭大靖笑著點了點頭,對張燾說道:“讓士兵和百姓休息一天,先把物資裝船,並規劃好登船的順序,明天便全部上船啟航。”

張燾說道:“沒問題,末將這便去安排。”

現在只是郭大靖晉升為總兵,其餘有功人員要由毛文龍上報,再由兵部核准。象張燾等將領,都會得到相當的賞賜。

“臘月二十七啦,看來要在船上過年了。”郭大靖算了下日子,正月十五怎麼也能到家,妻子、親人,還真是很想念。

“在船上諸多不便,不如今天包餃子吃吧!”劉奇士在旁嘿然笑道:“管它啥餡呢,就是那麼個意思。”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說道:“都做成乾糧了,恐怕面是不夠吧?”

“也不一定非吃餃子,有肉就當過年了,誰也說不出啥來。”尚可喜笑道:“這小地方,能採買到的東西也有限。”

郭大靖點了點頭,吩咐人去採買,什麼白菜、蘿蔔、蔥蒜之類的,還有豬羊雞等葷物,再加上軍中剩下的馬肉,也差不多能吃上一頓比較不錯的。

回到大帳內不久,孟浩便趕來接受任務。作為先期的情報人員,對京畿地區還是比較熟悉,郭大靖便留他在秦皇島,負責修建專用碼頭和幾座貨倉。

“儘管我軍再度跨海而來的機會不是很大,但有備無患。”郭大靖拿出一張紙,交給孟浩,說道:“還有就是運送戰馬,從宣大或薊鎮與蒙古部落交易的戰馬,也會從這裡運往遼東。”

孟浩接過紙,瀏覽著上面的文字,抬頭問道:“郭帥,會有一至兩艘海船常駐港口,或傳遞訊息,或運送戰馬和其它物資。官府那邊怎麼說?”

“這是萬歲答應的事情,我已經知會過了,你不用擔心。”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說道:“萬一有什麼意外,你和留守人員儘可坐船離開,安全第一,不必考慮其它。”

孟浩點了點頭,臉上閃過感動的神色。

“情報方面,不用刻意去打探,以免招惹麻煩。”郭大靖又囑咐道:“京城和天津的情報點,也會有變更,以後會通知你。”

“明白了。”孟浩把紙收好,起身道:“郭帥沒有什麼吩咐,屬下便告退了。”

“去吧!”郭大靖揮了下手,笑著目送孟浩離去。

對於國內的情報工作,已經不是太過重要,郭大靖只想專心地打建虜。什麼朝堂變動,官員更換,既不是他能插手的,也不會對東江軍有太大的影響。

至於崇禎在政策上的反覆,比如向遼東移民,郭大靖也沒有辦法左右,只能希望這項雙方都有利的工作能夠長期地維持下去。

國內的農民起義會愈演愈烈,相信崇禎也會認識到,把災民送到遼東,對於解決此起彼伏的民亂,有很大的幫助。

郭大靖知道,要想吸引更多的移民,比如逃到內地的百萬遼民,東江軍就必須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標誌應該是收復遼瀋,把建虜壓回他們的故地,或者更往北的苦寒之地。否則,難以讓百姓們安心地前往遼東,或者是重返故土。

顯然,即便建虜遭到了重創,又有大饑荒的削弱,想要直搗黃龍,也不是短期能夠完成的任務。

郭大靖鋪開遼東地圖,甩開雜亂的思緒,又繼續完善著今年下半年的作戰計劃。

………………

夜幕低垂,天上月朗星稀,凝望夜空,不由自主地產生深?幽遠的感覺。

多爾袞兄弟率三千餘殘兵破冷口出關,一路東行,來到了遼河查木噶斯地方(今朝陽市建平黑水鎮一帶)。

這裡是歸路的轉折點,人馬將沿著遼河右岸,由東行改為北上。